未来的世界作文(精选40篇)
18阅读 0评论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的详细内容:《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的详细内容:
《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 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 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 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会从不同的角度数物体的个数, 会列不同的加法算式。
2、经历数的过程,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可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熊猫图片, 圆片, 苹果图片, 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启发谈话
同学们,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 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 你们喜欢吗?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一)”, 问:同学们看到这幅熊猫图, 你们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 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 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了不起, 还有别的数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全部算式, 比较后, 说说哪种数法较好。
生观察思考并发言:横着一排一排数, 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 比较好, 计算起来较简便。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 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 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 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圆片?学生独立看图, 按规律数一数, 并列式。指名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6+6+6+6=244+4+4+4+4+4=24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 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等于24;6个4等于24)
(3)试着数有几个方格, 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 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3+3+3+3+3+3+3+3+3+3=30
4、活动(三):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 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 列出加法算式),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 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三、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 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 让学生讨论一下, 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 那怎么办呢?
3、看图写加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数活动,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数学思考:通过数数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解决问题:能够按物计数, 正确地说出一类物体中按一定标准分类后的数量;能按一定的次序、方法进行数数。
4、情感与态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 同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内容渗入其中,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
彩S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到数学乐园!在每天的数学乐园时间里啊, 小朋友们将和老师一起去探索数学奥秘。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 你知道了它的小秘密后, 就能增长自己的本领, 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1、我们很多时候都要用到数数, 你能从1数到10吗?谁来试一试?
2、借助手指数一数:
(1)伸出一只小手, 数一数有几根手指?
(2)伸出两只小手, 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两只小手有几根手指?
(3)师生一起一边伸手一边数数。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彩S挂图
小朋友们, 你们看,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小朋友们高兴地来上学了。
2、数图中的数
(1)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能告诉老师吗?
(2)能数出它们的.数量吗?
(3)配合学生回答, 贴上一面国旗的图片。
(4)请全班同学一起说。
(5)大家能不能像他那样带上数字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6)说给同桌听。
3、交流:谁能把自己的发现大声地说给同学听?
学生数到10以内相应的数字时,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集合图片和数字。
4、图中数量是1的还有哪些?
从小到大依次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没有发现的事物的数量。
5、认读1~10各数。
(1)从小到大读。
(2)从大到小读。
(3)打乱顺序读。
6、数身边的实物
(1)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那么多事物的数量都能用数字表示, 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1~10这些数来表示?
(2)学生自己准备。
(3)当小老师:学生可以拿着自己数好的东西, 向大家提问。
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今天, 我们一起数了这个美丽校园里的红旗、鲜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 还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下课后, 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其他东西, 回家后, 数数家里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再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数字入诗的意趣, 认读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重点:
背诵诗歌, 引导幼儿讲述树叶还能用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
图片, 幼儿用书。录音机,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古诗“一望二三里”导入。(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新授
1、故事<森林里的音乐会>、
教师示范公鸡叫, 大公鸡的叫声惊动了小马, 小马呱哒呱哒地跑来了, 小马又带来了几位演员?请小朋友来数一数、(出示图片1、2、3、4、5)小动物都来了, 唱的唱、跳的跳、吹的吹、打的打、表演的很好, 大象伯伯写了一首很好的诗,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录音)
2、提问:你从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教师总结:这首诗有从一到十这几个数字念起来特别的有趣、
三、读诗歌、
1、教师范读、
2、教师教幼儿读、
3、游戏、
4、分组赛读、
四、教师引导幼儿认读数字, 尝试用这些数字再来仿编诗歌、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亲近又平常的事物来表现诗歌的特S。
如:一只鸭、两只鸭、鸭子下水嘎嘎嘎、
教学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 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准备:
积木若干、水果若干、蔬菜若干教学过程:
一、数数积木有多少。
⑴积木分一分, 教师出示一筐积木, 我们来玩积木了, 可它们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积木分类、分开摆放。
⑵每种积木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教师引导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积木的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⑴介绍活动。教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 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⑵幼儿个别操作:幼儿将一篓里的水果、蔬菜分开, 并数一数没一种有多少, 用相应的点卡表示。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点子X表示。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每组一篓玩具, 请幼儿用玩具找点卡。教师讲评。
四、送玩具回家。
我们现在送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回家吧。
请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理解、学习数字童谣, 尝试正确使用数量词。
2.在感受、理解童谣句式特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童谣。
活动准备:
童谣图片五张(如图所示)。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 理解童谣内容。
(1)观察、讲述图片。(教师在幼儿观察讲述时,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数量词。)
(2)按照数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图片。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童谣。
(1)尝试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图片学念童谣。
(2)幼儿自主根据图片的提示念童谣。
3.迁移经验创编童谣。
(1)讨论创编要求。
★指导语:先在心里想一想, 然后试着像我们刚才念的童谣一样说出来。
(2)进行想象, 创编童谣。
资料链接:
数一数
一条虫, 两条虫, 小虫喜欢钻洞洞。
三头猪, 四头猪, 肥猪睡觉打呼噜。
五匹马, 六匹马, 马儿一跑呱哒哒。
七只鸡, 八只鸡, 母鸡生蛋咯咯哒。
九朵花, 十朵花, 桃花树下是我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
2、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 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通过数数活动,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小棒、圆片、水果
三、预习提示
1、出示彩图, 教学数数。
师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 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数出它们的个数吗?
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3、数水果, 摘水果
通过数水果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四、预习检测
1、数一数、把数量相同的连在一起。
2、数一数、把数和图连在一起。
3、画一画。
看数, 在()中画出相应个数的○。
2()。
5()。
4、照样子圈一圈(看数圈图)。
5、圈一圈, 连一连。
6、我有()只手, 每只手有()个手指。
7、数一数, 连一连。
8、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9、我能把多的划掉。
10、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
2.正确点数完整作品中的各个积木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14~15页。
2.多个积木。
3.胶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积木, 让幼儿识别各个形状。
1.这是什么形状的积木。
二、教师随意地使用多种形状的积木拼搭出造型, 请幼儿观察使用到了哪些积木, 并点数相应的数量。
1.仔细看看老师搭的房子中用到了哪几种积木?
2.每一种积木分别有多少块?
三、再请幼儿随意搭建几种积木造型, 幼儿进行观察并点数积木的数量。
四、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到第14~15页, 先看看第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 每种分别有多少块, 并取下玩具卡上的数字, 贴到方框里。再看第15页的画面, 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 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 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中班的孩子, 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 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 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S的纸花、5朵黄S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 引导幼儿想象。
2、基本部分
①然后出示10朵红S的纸花, 请幼儿数一数, 一共开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边, 放一朵黄S的花, 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告诉幼儿10多花, 再加1朵就是11朵花, 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活动以此类推。
②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③分别出示物品图, 请幼儿数一数总数, 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④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 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3、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 如:11块积木, 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 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 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
以上就是“《数一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