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黄宏生北大演讲

日期:2023-02-16| 编辑: 花都老李 | 阅读: 40 |原作者: 赵曦熙|来自: 花都知识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黄宏生北大演讲,黄宏生北大演讲的详细内容:第一篇:黄宏生北大演讲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在北大的演讲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十分有幸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来与各位探讨走向成功的问题。二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黄宏生北大演讲,黄宏生北大演讲的详细内容:

第一篇:黄宏生北大演讲

  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在北大的演讲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十分有幸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来与各位探讨走向成功的问题。

  二十年前, 我走进大学校园, 以一个普通知青的身份。

  二十年后, 我再次迈入校园, 以香港创维集团董事长的身份。

  在两种身份的转换之间就有曲曲折折、斑斑点点的成长痕迹。

  我愿意以我的经历来为更多的人提供借鉴和帮助。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踏遍坎坷终会有阳光大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 相信在座的同学在跨出校门, 投身社会之际, 会有自己正确的选择, 亦会做出自己骄人的业绩, 明天属于更年轻的一辈请把责任放在你们肩上。

  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 看到诸位同学年轻而充满激情的面庞, 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似乎又回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时代。

  的确, 人生道路只有在往后回顾的时候, 才能觉察它的真谛, 但我们却必须向前活着。

  天将大任于斯人,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我觉得这是自古不变的真理。

  我在海南琼中县黎母山区度过了四年半的知青生涯。

  16-20 岁的花季只能用艰苦卓绝来形容, 那里荒无人烟、猛兽出没, 整日与大山作伴, 我并没有迷失未来的方向, 明晰的一点就是不能虚度光阴, 每天写日记, 看《十万个为什么》, 复习中学课程。

  《基督山伯爵》一书的最后一句话是:“人生就是等待和希望, 我终于等来了 1977 年的高考, 它成了我人生的转折。

  在年轻的时候经受一点苦, 绝对不是坏事, 有过那样一段经历, 所有的困难我都能泰然处之, 绝不逃避。

  岁才迈进大学校门的我十分珍惜这个机会。

  在班上提问最多的总是我, 我喜欢追根究底, 缠着老师不放, 别人总觉得向教师提那么简单的问题十分可

  笑,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问题彻底弄明白, 我是只笨鸟, 就要先飞, 争分夺秒是我的招数。

  四年下来, 我的成绩全年级第一, 平均分 93 分, 我喜欢笑到最后。

  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所在, 同时是结交朋友的所在。

  那些诸如“广东十大三好学生“之类的称号只不过是那段历史的注解而已。

  我更为看重的自己的班长生涯。

  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才会有能力组织团结各有想法的人聚拢于自己的周围, 这无疑是做大事的基础。

  一个人很难单枪匹马的成功, 我能营造出如此广阔的创维空间, 正是在于许多的友人的支持。

  一个人一定不能过高地估计个人的力量, 所有的成功都来源于合力, 真正的合力。

  一个人要靠两条腿走路, 一条是自身的才干和毅力, 而另一条则是广泛和无坚不摧的人缘。

  这是走向成功的两宝。

  学会放弃 放弃已有的一切难于从零开始。

  人如果总是躺在功劳簿上, 不求新的突破, 便会泯然众人矣, 我宁愿选择螺旋式上升的人生曲线, 也不选择平直的生活道路。

  告别校园后, 我走进了中电华南进出口公司。

  初入社会我发现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好, 每天面对的是琐碎的一切。

  我曾经在冷板凳上坐了一年多无人问津。

  但我懂得给自己创造机会, 我主动向领导请缨, 要求成立极有发展前途的电脑事业部。

  果然, 在我的努力下, 这部门的经济效益在整个华南公司首屈一指。

  最高时达到公司的 80, 当我由助理工程师到电脑事业部部长、副总经理, 并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副厅级, 完成了别人看来是火箭式的飞跃时, 我想到不是如释重负, 坐享其成, 而是更深的思索, 我觉得自己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体验和实现人生价值。

  我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而这个念头的代价是放弃来之不易的成绩。

  承受失败 我开始走令常人难以理解的人生道路。

  多年的电子贸易生涯使我清楚地知道了中国电子产品的水平。

  广东不缺外贸人才, 缺的是高科技电子企

  业。

  创建电子企业成为我的初衷。

  但生活给予我的礼物是接连不断的打击。

  我以代理电子产品出口、组织进料加工开始资本积累, 原来生意场上的朋友瞬间成为竞争对手, 纷纷为各保其身而割袍断交, 人地两生的我处于于经济拮据、孤立无援的境地, 加之基础薄弱, 市场不熟, 生意经济的中间环节太多, 货品难以出手, 连连出现亏损, 急切之中我病到了两个月。

  但雪上加霜的打击却丝毫不心慈手软, 1989 年我筹集有限的资金在东莞办了第一个电子企业, 生产彩电遥控器, 由于技术失误不能成气候。

  其时, 香港开始丽音广播的试播。

  我又抓住机会与飞利浦合作开发解码丽音机, 以期先声夺人, 但丽音广播需要另设人员进行编码方可实现。

  正当我全力投资该项目时香港台因试播后成本太高, 突然停播丽音信号, 顿时造成大量丽音产品的积压。

  操之过急的开发使我又损失了 500 多万港币。

  为背水一战, 我又咬牙签署了个人担保贷款。

  组织队伍开发彩电。

  当时国际上已兴起第三代集成电路, 而我们的彩电明显滞后, 300 万的开发费用付之东流。

  对我而言, 这正是孤海行舟一条船的关键时期。

  我不能走回头路, 我要坚持下去, 在失败的痛苦中我也逐渐看清企业的走向和定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1 年, 香港著名的彩电企业讯科集团因财政困难, 急于出让, 由于当时世界彩电市场每年销售可达 1.5 亿台, 潜力巨大, 争购者如鲫而至, 香港录像带大王瑞林集团用十几个亿收购讯科。

  但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 它将原讯科集团有才之士一并排挤, 从英国调来生手打理, 引起内部混乱。

  我觉得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抓住机会游刃口舌, 用半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将 30 余名怀才不遇而有专长的科技人才纳入自己旗下, 并出让 15的股权吸引他们技术入股, 使自己这间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获得了相当的技术支撑。

  9 个月后, 即 1991 年底, 创维就推出了新型电视, 并在德国展览期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 2 万元订单, 银行贷款随之而来, 利用信用额度的滚动支撑, 我得以还债翻身。

  在初试成功的喜悦之后, 我不断督促企业推陈出新, 率先开发出具有自动识功能的新型彩电。

  产品制式的普遍适应性使创维要全球 85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固可靠的销售网。

  1992 年, 我已拥有年产 20 万台彩电的东莞生产基地, 开始不满足单纯外销, 决心踏入国内彩电市场。

  经过广泛调查和接触, 创维与中国电子器件工业总公司合资成立了深圳创维HGB 电子有限公司。

  开始挤进国内彩电市场, 我相信自己会成功。

  创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新产品越来越少, 产品质量的下降, 国内外索赔竞有了 3000 万之巨, 我又一次感到四面楚歌。

  必须有一批技术过硬的顶尖人才, 才会为长远发展打基础, 我跋山涉水, 将在数字技术开发方面技高一筹的同学从北京请来, 又将促进国内市场开发托负于富有经验的老手。

  为公司充实了一批新军, 竞争机制也被引入, 下沉的船又浮起来了。

  成功是辛酸的集合 人生的路只有躬行, 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畏惧困难, 不敢前行的人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还不如。

  我总觉得世界上 1的人是吃小亏赚大便宜, 而 99的人是赚小便宜吃大亏。

  而大多数成功人士能源于那 1。

  不能光看眼前利益, 你们踏入社会学做事, 首先要学做人。

  “诚信为本, 仁爱为怀、谦虚刻苦、自强不息”才是正理。

  成功的背后是辛苦, 是勤奋、是执著、是毅力、是专心。

  年轻人的成功绝不是在有空调的房子里喝茶、看报。

  也不是在腰包鼓后向周围人炫耀。

  仅以待遇来选择工作, 判断好坏是肤浅的。

  你们的选择一定要将眼光放远, 看 3-5 年以后什么是适合你的, 而不是在走出校门之后就踏进安乐窝, 一事无成。

  最基层的工作往往能给予你全面的锻炼。

  它所给予你的经验远远超过在安适的单位单调地从事某一环节的研究。

  你应该要求自己全面发展, 而不仅仅在小的领域满足。

  你们能行的, 你要相信自己, 决不气馁。

  你要相信自己的天赋, 有做某事的能力

  以及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的意志。

  生命给予每个人以机会, 尤其对于有知识的青年来说, 未来的成功都成长于今天, 请看重每一天的耕耘。

  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聚, 这是我在企业界沉浮多年的感触。

  古人云“钱财是身外之物”并不是虚言。

  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来看, 有多少富豪大亨的财富瞬间乌有。

  曾经呼风唤雨的百富勤头领梁伯韬败走麦城。

  仅以金钱的数量来构筑成功之桥, 终会因支撑的不够而崩溃。

  应该说, 时势造英雄。

  时代给予了你们这一代的机会太多了。

  多得或许你自己都不明白应该做什么。

  “一生只做一件事”便是一种启示, 一定要专心致志地投入一件事, 全力以赴。

  你专心打一口井, 胜过你打十口挖不出水的井。

  你们当中有些人或许会在 3-5 年内发达起来, 成为最年轻的一代企业家。

  但重要的是永远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忘乎所以。

  人生的路很长, 但关键处只有几步, 走好这几步, 便会柳暗花明, 豁然开朗去争取吧 “天生我材必有用”谨以此句与大家共勉。

  作者简介: 黄宏生, 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及深圳市政协常委。

  1957 年出生, 祖籍海南, 现居香港。

  1973 年黄宏生高中毕业, 插队于海南省黎母山区, 并担任第三分场林场场长。

  他历尝艰辛, 常以保尔柯察金名言自勉。

  1977 年, 中国恢复高考, 他进入华南理工学院无线电系学习, 在校期间, 历任班长, 曾被选为“广东省十大三好学生”。

  1982 年, 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中电华南进出口公司, 通过不懈努力, 他主动请缨成立了电脑事业部, 曾创造经济效益占整个华南公司 80的奇迹, 并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副厅级)。

  1988 年他辞去公职, 赴香港创业。

  1989 年, 黄宏生在香港注册成立创维公司, 之后以技术入股的方式, 诚邀香港讯科集团技术精英加盟, 同年, 在德国家电博览会获海外第一笔订单。

  1993 年创维进军国内市场, 与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中国电子器件工业总公司合资成立创维-RGB

  电子有限公司。

  经过十几年经营与开拓, 创维成为中国彩电三强之一, 业绩卓著。

  2000 年 4 月 7 日, 创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融资 10 亿港元。

  与此同时, 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巨大的经营业绩, 黄宏生本人获得了广东省政府经济顾问、深圳荣誉市民、香港青年工业家等多项社会荣誉。

第二篇:北大演讲

  克林顿在北京大学的英文演讲稿

  PRESIDENT CLINTON:

  Thank you.Thank you, President Chen, Chairmen Ren, Vice President Chi, Vice Minister Wei.We are delighted to be here today with a very large American delega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Lady and our daughter, who is a student at Stanford, one of the schools with which Beijing University has a relationship.We have six memb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the Secretary of State;Secretary of Commerce;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the Chairman of our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Senator Sasser, our Ambassador;the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and my Chief of Staff, among others.I say that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places on ou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I would like to begin by congratulating all of you, the students, the faculty, the administrators, on celebrating the centennial year of your university.Gongxi, Beida.(Applause.)As I'm sure all of you know, this campus was once home to Yenching University which was founded by American missionaries.Many of its wonderful buildings were designed by an American architect.Thousands of Americans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have come here to study and teach.We feel a special kinship with you.I am, however, grateful that this day is different in one important respect from another important occasion 79 years ago.In June of 1919, the first president of Yenching University, John Leighton Stuart, was set to deliver the very first commencement address on these very grounds.At the appointed hour, he appeared, but no students appeared.They were all out lead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for China'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newal.When I read this, I hoped that when I walked into the auditorium today, someone would be sitting here.And I thank you for being here, very much.(Applause.)Over the last 100 years, this university has grown to more than 20,000 students.Your graduates are spread throughout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You have built the largest university library in all of Asia.Last year, 20 percent of your graduates went abroad to study, including half of your math and science majors.And in this anniversary year, more than a million people in China, Asia, and beyond have logged on to your web site.At the dawn of a new century, this university is leading China into the future.I come here today to talk to you,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hina's leaders, about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to your future of building a strong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n people deeply admire China for its thousands of years of contributions to culture and religion, to philosophy and the art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remember well our strong partnership in World War II.Now we see China at a moment in history when your glorious past is matched by your present sweeping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ven greater promise of your future.Just three decades ago, China was virtually shut off from the world.Now, China is a member of more than 1,000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enterprises that affect everything from air travel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You have opened your nation to trade and investment on a large scale.Today, 40,000 young Chinese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hundreds of thousands more learning in Asia, Africa,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Your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even more remarkable, moving from a closed command economic system to a driving, increasingly market-based and driven economy, generating two decades of unprecedented growth, giving people greater freedom to travel within and outside China, to vote in village elections, to own a home, choose a job, attend a better school.As a result you have lifted literally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from poverty.Per capita income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the last decade.Most Chinese people are leading lives they could not have imagined just 20 years ago.Of course, these changes have also brought disruptions in settled patterns of life and work, and have imposed enormous strains on your environment.Once every urban Chinese was guaranteed employment in a state enterprise.Now you must compete in a job market.Once a Chinese worker had only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 central planner in Beijing.Now the global economy means all must match the qual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For those who lack the right training and skills and support, this new world can be daunting.In the short-term, good, hardworking people--some, at least will find themselves unemployed.And, as all of you can see, there have been enormou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nd health care costs to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energy use pattern of the last 20 years--from air pollution to deforestation to acid rain and water shortage.In the face of these challenges new systems of training and social security will have to be devised, and new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will have to be introduced with the goal of growing your economy while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Everything I know about the intelligence, the ingenuity, the enterprise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everything I have heard these last few days in my discussions with President Jiang, Prime Minister Zhu and others give me confidence that you will succeed.As you build a new China, America wants to build a new relationship with you.We want China to be successful, secure and open, working with us for a more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world.I know there are thos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o question whether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our countries is a good thing.But everything all of us know about the way the world is changing and the challenges your generation will face tell us that our two nations will be far better off working together than apart.The late Deng Xiaoping counseled us to seek truth from facts.At the dawn of the new century, the facts are clear.The distance between our two nations, indeed, between any nations, is shrinking.Where once an American clipper ship took months to cross from China to the United States.Today, technology has made us all virtual neighbors.From laptops to lasers, from microchips to megabytes, an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s lighting the landscape of human knowledge, bringing us all closer together.Ideas, information, and money cross the planet at the stroke of a computer key, bringing with them extraordinary opportunities to create wealth, to prevent and conquer disease, to foster greater understanding among peoples of different histori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But we also know that this greater openness and faster change mean that problems which start beyond one nations borders can quickly move inside them--the spread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the threats of organized crime and drug trafficking,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severe economic dislocation.No nation can isolate itself from these problems, and no nation can solve them alone.We, especially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ust make common cause of our common challenges, so that we can, together, shape a new century of brilliant possibilities.In the 21st century--your century--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face the challenge of security in Asia.On the Korean Peninsula, where once we were adversaries, today we are working together for a permanent peace and a future free of nuclear weapons.O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just as most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moving away from nuclear danger, India and Pakistan risk sparking a new arms race.We are now pursuing a common strategy to move India and Pakistan away from further testing and toward a dialogue to resolve their differences.In the 21st century, your generation must face the challenge of stopping the spread of deadlier nuclear,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In the wrong hands or the wrong places, these weapons can threaten the peace of nations large and small.Increasingl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gree on the importance of stopping proliferation.That is why we are beginning to act in concert to control 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 weapons.In the 21st century, your generation will have to reverse the international tide of crime and drugs.Around the world, organized crime robs people of billions of dollars every year and undermines trust in government.America knows all about the devastation and despair that drugs can bring to schools and neighborhoods.With borders on more than a dozen countries, China has become a crossroad for smugglers of all kinds.Last year, President Jiang and I asked senior Chinese and American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to step up our cooperation against these predators, to stop money from being laundered, to stop aliens from being cruelly smuggled, to stop currencies from being undermined by counterfeiting.Just this month, our drug enforcement agency opened an office in Beijing, and soon Chinese counternarcotics experts will be working out of Washington.In the 21st century, your generation must make it your mission to ensure that today's progress does not come at tomorrow's expense.China's remarkable growth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has come with a toxic cost, pollutants that foul the water you drink and the air you breathe--the cost is not only environmental, it is also serious in terms of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your people and in terms of the drag on 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also increasingly global as well as national.For example, in the near future, if present energy use patterns persist, China will overtake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world's largest emitter of greenhouse gases, the gases which are the principal cause of global warming.If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do not reduce the gases which are causing global warming, sometime in the next century there is a serious risk of dramatic changes in climate which will change the way we live and the way we work, which could literally bury some island nations under mountains of water and undermin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fabric of nations.We must work together.We Americans know from our own experienc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grow an economy while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We must do that together for ourselves and for the world.Building on the work that our Vice President, Al Gore, has done previously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esident Jiang and I are working together on ways to bring American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to help improve air quality and grow the Chines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But I will say this again--this is not on my remarks--your generation must do more about this.This is a huge challenge for you,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 the future of the world.And it must be addressed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because political leaders will never be willing to adopt environmental measures if they believe it will lead to large-scale unemployment or more poverty.The evidence is clear that does not have to happen.You will actually have mor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better paying jobs, leading to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if we do this in the proper way.But you and the university, communities i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roughout the world will have to lead the way.(Applause.)In the 21st century your generation must also lead the challenge of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that has no respect for national borders.When stock markets fall in Hong Kong or Jakarta, the effects are no longer local;they are global.The vibrant growth of your own economy is tied closely, therefore, to the restoration of stability and growth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China has steadfastly shouldered its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region and the world in this latest financial crisis--helping to prevent another cycle of dangerous devaluations.We must continue to work together to counter this threat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and to the growth and prosperity which should be embracing all of this region.In the 21st century, your generation will have a remarkable opportunity to bring together the talents of our scientists, doctors, engineers into a shared quest for progress.Already the breakthroughs we have achieved in our areas of joint cooperation--in challenges from dealing with spina bifida to dealing with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earthquakes--have proved what we can do together to change the lives of millions of peopl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around the world.Expanding our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be one of our greatest gifts to the future.In each of these vital areas that I have mentioned, we can clearly accomplish so much more by walking together rather than standing apart.That is why we should work to see that the productive relationship we now enjoy blossoms into a fuller partnership in the new century.If that is to happen,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we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that we understand both our common interest and our shared aspirations and our honest differences.I believe the kind of open, direct exchange that President Jiang and I had on Saturday at our press conference--which I know many of you watched on television--can both clarify and narrow our differences, and, more important, by allowing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debate and discuss these things can give a greater sense of confidence to our people that we can make a better future.From the windows of the White House, where I live in Washington, D.C., the monument to our first President, George Washington, dominates the skyline.It is a very tall obelisk.But very near this large monument there is a small stone which contains these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neither established titles of nobility and royalty, nor created a hereditary system.State affairs are put to the vote of public opinion.This created a new political situation, unprecedented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How wonderful it is.Those words were not written by an American.They were written by XuJiyu, governor of Fujian Province, inscribed as a gift from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to our nation in 1853.I am very grateful for that gift from China.It goes to the heart of who we are as a people--the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freedom to debate, to dissent, to associate, to worship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the state.These are the ideals that were at the core of our founding over 220 years ago.These are the ideas that led us across our continent and onto the world stage.These are the ideals that Americans cherish today.As I said in my press conference with President Jiang, we have an ongoing quest ourselves to live up to those ideals.The people who framed our Constitution understood that we would never achieve perfection.They said that the mission of America would always be “to form a more perfect union”--in other words, that we would never be perfect, but we had to keep trying to do better.The darkest moments in our history have come when we abandoned the effort to do better, when we denied freedom to our people because of their race or their religion, because there were new immigrants or because they held unpopular opinions.The best moments in our history have come when we protected the freedom of people who held unpopular opinion, or extended rights enjoyed by the many to the few who had previously been denied them, making, therefore, the promises of our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Constitution more than faded words on old parchment.Today we do not seek to impose our vision on others, but we are convinced that certain rights are universal--not American rights or European rights or rights for developed nations, but the birthrights of people everywhere, now enshrin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Human Rights--the right to be treated with dignity;the right to express one's opinions, to choose one's own leaders, to associate freely with others, and to worship, or not, freely, however one chooses.In the last letter of his life, the author of our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our third 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said then that “all eyes are opening to the rights of man.” I believe that in this time, at long last, 172 years after Jefferson wrote those words, all eyes are opening to the rights of men and women everywhere.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 rising tide of freedom has lifted the lives of millions around the world, sweeping away failed dictatorial system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roughout Central Europe;ending a vicious cycle of military coups and civil wars in Latin America;giving more people in Africa the chance to make the most of their hard-won independence.And from the Philippines to South Korea, from Thailand to Mongolia, freedom has reached Asia's shores, powering a surge of growth and productivity.Economic security also can be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freedom.It is recogniz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In China, you have made extraordinary strides in nurturing that liberty, and spreading freedom from want, to be a source of strength to your people.Incomes are up, poverty is down;people do have more choices of jobs, and the ability to travel--the ability to make a better life.But true freedom includes more than economic freedom.In America, we believe it is a concept which is indivisible.Over the past four days, I have seen freedom in many manifestations in China.I have seen the fresh shoots of democracy growing in the villages of your heartland.I have visited a village that chose its own leaders in free elections.I have also seen the cell phones, the video players, the fax machines carrying ideas, information and imag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I've heard people speak their minds and I have joined people in prayer in the faith of my own choosing.In all these ways I felt a steady breeze of freedom.The question is,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How do we work together to be on the right side of history together? More than 50 years ago, Hu Shi, one of your great political thinkers and a teacher at this university, said these words: “Now some people say to me you must sacrifice your individual freedom so that the nation may be free.But I reply, the struggle for individual freedom is the struggle for the nation's freedom.The struggle for your own character is the struggle for the nation's character.”

  We Americans believe Hu Shi was right.We believe and our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freedom strengthens stability and helps nations to change.One of our founding fathers, Benjamin Franklin, once said, “Our critics are our friends, for they show us our faults.” Now, if that is true, there are many day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n the President has more friends than anyone else in America.(Laughter.)But it is so.In the world we live in, this global information age, constant improvement and change is necessary to economic opportunity and to national strength.Therefore, the freest possible flow of information, ideas, and opinions, and a greater respect for divergent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convictions will actually breed strength and stability going forward.It is, therefore, profoundly in your interest, and the world's, that young Chinese minds be free to reach the fullness of their potential.That is the message of our time and the mandate of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new millennium.I hope China will more fully embrace this mandate.For all the grandeur of your history, I believe your greatest days are still ahead.Against great odds in the 20th century China has not only survived, it is moving forward dramatically.Other ancient cultures failed because they failed to change.China has constantly proven the capacity to change and grow.Now, you must re-imagine China again for a new century, and your generation must be at the heart of China's regeneration.The new century is upon us.All our sights are turned toward the future.Now your country has known more millennia than the United States has known centuries.Today, however, China is as young as any nation on Earth.This new century can be the dawn of a new China, proud of your ancient greatness, proud of what you are doing, prouder still of the tomorrows to come.It can be a time when the world again looks to China for the vigor of its culture, the freshness of its thinking, the elevation of human dignity that is apparent in its works.It can be a time when the oldest of nations helps to make a new world.The United States wants to work with you to make that time a reality.Thank you very much.(Applause.)

第三篇:龙应台北大演讲全文

  龙应台北大演讲全文

  龙应台, 南方周末, 北京大学。

  这三者的组合, 本身就足够吸引人。

  而龙应台的首次北京公开演讲能在北大举行, 亦让一些关注着联想到百年北大背后的精神:兼容并包。

  8月1日下午,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 龙应台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讲。

  前一天, 她刚从深受知识份子推崇的“南方周末”周中, 接下“二○一○中国梦践行者”奖杯。

  龙应台这次在北大演讲, 吸引超过千名听众。

  龙应台在演讲中回应“南方周末”请她谈“中国梦”的要求, 侃侃而谈一九四九之后, 台湾人面对“中国梦”的破灭与转折, 最后期待中国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崛起于世界舞台。

  上周四南方周末以删节方式刊出龙应台演讲内容, 引起读者疯狂上网寻找演讲全文。

  龙应台得以“解禁”在大陆公开演讲, 演讲内容谈及“美丽岛事件”等敏感议题却未遭官方封杀, 深具意义。

  而我在联合报找到了全文, 以飨读者。

  文明的力量(龙应台北大演讲全文)

  从海棠叶的大中国梦慢慢地过渡到台湾人脚踩着泥土的小小的台湾梦, 人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问“我是谁”……台湾人就一块儿从大梦慢慢转到小梦的路上来了, 开始一起上80年代的民主大课。

  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 请不要跟我谈“血浓于水”, 我深深盼望见到的, 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 因为自信, 所以开阔, 因为开阔, 所以包容, 因为包容, 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

  我们的“中国梦”

  第一次接到电话, 希望我谈谈“中国梦”的时候,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一千枚飞弹对准我家, 我哪里还有中国梦啊?”

  可是沉静下来思索, 一九五二年生在台湾的我, 还有我前后几代人, 还真的是在“中国梦”里长大的, 我的第一个中国梦是什么呢?

  我们上幼稚园时, 就已经穿着军人的制服、带着木制的步枪去杀“共匪”了, 口里唱着歌。

  当年所有的孩子都会唱的那首歌, 叫做《反攻大陆去》: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陆去

  大陆是我们的国土

  大陆是我们的疆域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疆域

  不能让共匪尽着盘据

  不能让俄寇尽着欺侮

  我们要反攻回去 我们要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把大陆收复 把大陆收复

  这不是一种“中国梦”吗?这个梦其实持续了满久, 它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图腾, 也被人们真诚地相信。

  仓皇的五十年代进入六十年代, “中国梦”持续地深化。

  余光中那首《乡愁四韵》传颂一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一九四九年, 近两百万人突然之间被残酷的内战连根拔起, 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甚至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的海岛上。

  在战火中离乡背井, 颠沛流离到了岛上的人, 思乡之情刻骨铭心, 也是无比真诚的。

  那分对中华故土的魂牵梦绕, 不是“中国梦”吗?

  梦的基座是价值观

  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种“悲愤”的情结中挣扎着, 我这代人在他们乡愁的国家想像中成长。

  但是支撑着这个巨大的国家想像下面, 有一个基座, 垫着你、支撑着你, 那个基座就是价值的基座。

  它的核心是什么?台湾所有的小学, 你一进校门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

  进入教室, 简朴的教室里面, 墙壁上也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

  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万的“格言”里找出那个最基本的价值的基座, 大概就是这四个字。

  小的时候跟大陆一样, 四周都是标语, 只是内容跟大陆的标语不一样。

  最常见到的就是小学里对孩子的解释:

  礼, 规规矩矩的态度。

  义, 正正当当的行为。

  廉, 清清白白的辨别。

  耻, 切切实实的觉悟。

  上了初中, 会读文言文了, 另一番解释就来了: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管仲

  然而四者之中, 耻尤为要。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 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耻, 是为国耻。

  ~顾炎武

  “士大夫之耻, 是为国耻”, 这些价值在我们小小的心灵有极深的烙印。

  二○○六年, 上百万的“红衫军”包围总统府要求陈水扁下台, 台北的夜空飘着大气球, 一个一个气球上面分别写着大字:“礼”, “义”, “廉”, “耻”。

  我到广场上去, 抬头乍看这四个字, 感觉好像是全台湾的人到这广场上来开小学同学会了。

  看着那四个字, 每个人心领神会, 心中清晰知道, 这个社会在乎的是什么。

  除了价值基座, 还有一个基本的“态度”。

  我们年纪非常小, 可是被教导得志气非常大, 小小年纪就已经被灌输要把自己看成“士”, 十岁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将来就是那个“士”。

  “士”, 是干什么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我初中一年级的国文老师叫林弘毅, 数学老师叫陈弘毅。

  同时期大陆很多孩子可能叫“爱国”、“建国”, 我们有很多孩子叫“弘毅”。

  我们都是要“弘毅”的。

  对自己要期许为“士”, 对国家, 态度就是“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这是蒋介石的名言, 我们要背诵。

  十一二岁的孩子背诵这样的句子, 用今天的眼光看, 挺可怕的, 就是要你为国家去死。

  然而在 “国家”之上, 还有一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对那么小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期待, 气魄大得有点吓人。

  饶有深意的是, 虽然说以国家至上, 但是事实上张载所说的是, 在“国家”之上还有“天地”, 还有“生民”, 它其实又修正了国家至上的秩序, 因为“天地”跟“生民”比国家还大。

  十四岁的时候, 我第一次读到《国语》, 《国语》是两千多年前的经典了, 其中一篇让我心里很震动:

  厉王虐, 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 得卫巫, 使监谤者。

  以告, 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

  王喜, 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王不听, 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 乃流王于彘。

  最后一句, 简单几个字, 却雷霆万钧, 给十四岁的我, 深深的震撼。

  就是这个价值系统, 形成一个强固的基座, 撑起一个“中华大梦”。

  我是谁?

  这个中国梦在一九七○年代出现了质变。

  一九七一年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 台湾人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变成了孤儿。

  可是, 最坏的还没到,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号, 中美正式断交, 这个“中”指的是当时的中华民国, 也就是台美断交, 中美建交。

  长期被视为“保护伞”的美国撤了, 给台湾人非常大的震撼, 觉得风雨飘摇, 这个岛是不是快沉了。

  在一种被整个世界抛弃了而强敌当前的恐惧之下, 救亡图存的情感反而更强烈, 也就在这个背景下, 原来那个中国梦对于一部分人而言是被强化了, 因为危机感带来更深更强的、要求团结凝聚的民族情感;大陆人很熟悉的《龙的传人》, 是在那样的悲愤伤感的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歌人人传唱, 但是一九八三年, 创作者“投匪”了, 歌, 在台湾就被禁掉了, 反而在大陆传唱起来, 情境一变, 歌的意涵又有了转换。

  你们是否知道余光中《乡愁》诗里所说的“海棠红”是什么意思?

  我们从小长大, 那个“中国梦”的形状, 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地图, 包含外蒙古, 正是海棠叶的形状。

  习惯这样的图腾, 开始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前面好几年, 我都还有种奇怪的错觉, 以为, 哎呀, 这中国地图是不是画错了?

  一九七○年代整个国际情势改变, 台湾的“中国梦”开始有分歧。

  对于一部分人而言, 那个“海棠”中国梦还虔诚地持续着, 可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样了。

  梦, 跟着身边眼前的现实, 是会变化的, 一九四九年被连根拔起丢到海岛上的一些人, 我的父母辈, 这时已经在台湾生活了三十年, 孩子也生在台湾了—这海岛曾是自己的“异乡”却是孩子的“故乡”了, 随着时间推移, 无形之中对脚下所踩的土地产生了具体而实在的情感。

  所以, 你们熟悉余光中先生写的那首《乡愁》, 却可能不会知道他在一九七二年的时候创作了另外一首诗, 诗歌礼赞的, 是台湾南部屏东海边一个小镇, 叫枋寮:

  车过枋寮

  雨落在屏东的甘蔗田里

  甜甜的甘蔗 甜甜的雨

  从此地到山麓 一大幅平原举起

  多少甘蔗, 多少甘美的希冀

  长途车驶过青青的平原

  检阅牧神青青的仪队

  余先生这首诗, 有“中国梦”转换的象征意义。

  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 还有一首我称之为“里程碑”的歌, 叫《美丽岛》。

  一位淡江大学的年轻人, 李双泽, 跟很多台湾年轻人一样, 七○年代发现台湾不能代表中国, 而且逐渐被国际推到边缘, 在危机感和孤独感中, 年轻人开始检视自己:为什么我们从小被教要爱长江、爱黄河、歌颂长城的伟大 —─那都是我眼睛没见过, 脚板没踩过的土地, 而我住在淡水河边, 怎么就从来不唱淡水河, 怎么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村子里头小山小河的名字?台湾也不是没有大江大海呀?

  青年人开始推动“唱我们的歌”, 开始自己写歌。

  那个“中国梦”显得那么虚无飘渺, 是不是该看看脚下踩的泥土是什么样?他写了《美丽岛》, 改编于一首诗, 一下子就流行起来, 大家都喜欢唱。

  《美丽岛》真的是代表了从中国梦慢慢地转型到“站在这片泥土上看见什么、想什么”的“台湾梦”里程碑:

  我们摇篮的美丽岛

  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骄傲的祖先正视着

  正视着我们的脚步

  他们一再重覆地叮咛

  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

  他们一再重覆地叮咛

  荜路蓝缕以启山林

  婆娑无边的太平洋

  怀抱着自由的土地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

  照耀着高山和田园

  我们这里有勇敢的人民

  荜路蓝缕以启山林

  我们这里有无穷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兰花

  一九七五年, 我二十三岁, 到美国去读书, 每天泡在图书馆里, 从早上八点到半夜踩着雪光回到家, 除了功课之外就有机会去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 第一次读到国共内战的部分, 第一次知道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杀戮, 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那么多都是被党和国家机器所操纵的谎言, 这是一个很大的震撼。

  十年之后写了《野火集》, 去 “腐蚀”那个谎言。

  一九七九年, 我个人的“中国梦”也起了质变。

  在中国梦笼罩的台湾, 我们是讲“祖籍”的。

  也就是说, 任何人问, 龙应台你是哪里人, 我理所当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

  这么一路做“湖南人”做了几十年, 到一九七九年, 中国大陆开放了, 我终于在纽约生平第一次见到了一个真正的“共匪”站在我面前, 这个朴实人刚刚从湖南出来, 一口浓重的湖南腔。

  有人冲着他问“你是哪里人”, 他就说“我是湖南人”, 问话者接着就回头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就愣住了。

  我不会说湖南话, 没有去过湖南, 对湖南一无所知, 老乡站在面前, 我登时就说不出话来了。

  这一辈子的那个“中国梦”突然就把我懵在那儿了, 这是一九七九年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原来啊, 我是台湾人。

  一起做梦, 一起上课

  从海棠叶的大中国梦慢慢过渡到台湾人脚踩着泥土的小小台湾梦, 人民在七○年代末八○年代初开始问“我是谁”。

  八○年代后, 台湾两千多万人走向了转型, 自我感觉就是越来越小, 什么事情都一步一个脚印, 一点一点做。

  所以, 台湾人就一块儿从大梦慢慢转到小梦的路上来了, 开始一起上八○年代的民主大课。

  这个民主课程上得有够辛苦。

  《美丽岛》这首歌, 在一九七九变成党外异议人士的杂志名字, 集结反对势力。

  当年十二月十日, 政府对反对者的大逮捕行动开始, 接着是大审判。

  面临巨大的挑战, 国民党决定审判公开, 这是审判庭上的一张照片:

  美丽岛大审, 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潇洒的是施明德, 施明德的右边是陈菊, 左边是吕秀莲。

  你们认得其中任何一个人吗?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潇洒的, 是施明德, 他被判处无期徒刑。

  施明德右手边的女子是陈菊, 今天的高雄市长, 左手边是吕秀莲, 上一任的副总统。

  我想用这张图片来表达八○年代台湾人慢慢地脚踩泥土重建梦想和希望的过程。

  如果把过去的发展切出一个三十年的时间切片来看, 刚好看到一个完整的过程:这图里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叛乱犯, 包括施明德, 吕秀莲, 陈菊等等, 她们俩分别被判十二年徒刑;第二种是英雄, 在那个恐怖的时代, 敢为这些政治犯辩护的律师, 包括陈水扁, 谢长廷, 苏贞昌等等;第三类是掌权者, 当时的总统是蒋经国先生, 新闻局长是宋楚瑜先生。

  从这些名字你就看出, 在三十年的切片里, 政治犯上台变成了掌权者, 掌权者下台变成了反对者, 而当时得尽掌声以及人们殷殷期待的, 以道德作为注册商标的那些英雄们变成了什么?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道德彻底破产的贪污嫌疑犯。

  这个转变够不够大?亲眼目睹这样一个切肤痛苦的过程, 你或许对台湾民主的所谓“乱”有新的理解。

  它所有的 “乱”, 在我个人眼中看来, 都是民主的必修课;它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须的实践, 因为只有真正跌倒了, 你才真正地知道, 要怎么再站起来, 跌倒本身就是一种考试。

  所以, 容许我这样说:台湾民主的“乱”, 不是乱, 它是必上的课。

  表面上台湾被撕裂得很严重, 但不要被这个表面骗了。

  回到基座上的价值观来看, 从前的中国梦慢慢被抛弃了, 逐渐发展为台湾的小梦, 然后一起上非常艰辛、痛苦的民主课, 然而台湾不管是蓝是绿, 其实有一个非常结实的共识, 比如说:

  国家是会说谎的, 掌权者是会腐败的, 反对者是会堕落, 政治权力不是唯一的压迫来源, 资本也可能一样的压迫。

  而正因为权力的侵蚀无所不在, 所以个人的权利、比如言论的自由, 是每个人都要随时随地、寸土必争、绝不退让的。

  这是大多数台湾人的共识。

  你所看到的争议、吵架, 立法院撕头发丢茶杯打架, 其实都是站在这个基础上的。

  这个基础, 是以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起来的。

  我有中国梦吗?

  回到今天中国梦的主题, 可能有很多台湾人会跳起来说:中国不是我的梦, 我的梦里没有中国。

  但是, 你如果问龙应台有没有中国梦, 我会先问你那个中国梦的“中国”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是“国家”或“政府”, “国家”“政府”在我心目中不过就是个管理组织, 对不起, 我对“国家”没有梦, “政府”是会说谎的。

  但如果你说的“中国” 指的是这块土地上的人, 这个社会, 我怎么会没有梦呢?别说这片美丽的土地是我挚爱的父亲、母亲永远的故乡, 这个地方的好跟坏, 对于台湾有那么大的影响, 这个地方的福与祸, 会牵动整个人类社区的未来, 我怎会没有中国梦呢?

  我们就从“大国崛起”这个词说起吧。

  我很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 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来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

  它不太难。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的程度, 就看这个城市怎样对待它的精神病人, 它对于残障者的服务做到什么地步, 它对鳏寡孤独的照顾到什么程度, 它怎样对待所谓的盲流民工底层人民。

  对我而言, 这是非常具体的文明的尺度。

  一个国家文明到哪里, 我看这个国家怎么对待外来移民, 怎么对待它的少数族群。

  我观察这个国家的多数如何对待它的少数——这当然也包含十三亿人如何对待两千三百万人!

  谁在乎“大国崛起”?至少我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文明刻度——你这大国怎么对待你的弱势与少数, 你怎么包容意见不同的异议份子, 这, 才是我在乎的。

  如果说, 所谓的大国崛起, 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 是军事的耀武扬威, 经济的财大气粗, 政治势力的唯我独尊, 那我宁可它不崛起, 因为这种性质的崛起, 很可能最终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类社区带来灾难和危险。

  谁又在乎“血浓于水”?至少我不那么在乎。

  如果我们对于文明的尺度完全没有共识, 如果我们在基座的价值上, 根本无法对话, “血浓于水”有意义吗?

  我的父亲十五岁那年, 用一根扁担、两个竹篓走到湖南衡山的火车站前买蔬菜, 准备挑回山上。

  刚巧国民党在招宪兵学生队, 这个少年当下就做了决定:他放下扁担就跟着军队走了。

  我的父亲在一九一九年出生, 二○○四年, 我捧着父亲的骨灰回到了湖南衡山龙家院的山沟沟, 乡亲点起一路的鞭炮迎接这个离家七十年、颠沛流离一生的游子回乡。

  在家祭时, 我听到一个长辈用最古老的楚国乡音唱出凄切的挽歌。

  一直忍者眼泪的我, 那时再也忍不住了。

  楚国乡音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父亲一辈子是怎么被迫脱离了他自己的文化, 过着不由自主的放逐的一生。

  一直到捧着他的骨灰回到那片土地, 我才深切的感觉到这个七十年之后以骨灰回来的少年经历了怎样的中国的近代史。

  而我在浙江新安江畔长大的母亲, 是如何地一生怀念那条清澈见鱼的江水。

  一个开阔、包容的中国

  所以, 请相信我, 我对中国的希望是真诚的。

  但是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 请不要跟我谈“血浓于水”, 我深深盼望见到的, 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 因为自信, 所以开阔, 因为开阔, 所以包容, 因为包容, 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

  当它文明的力量柔韧长远的时候, 它对整个人类的和平都会有关键的贡献。

  一九八五年我写《野火集》, 一九八六年一月, 《野火集》在风声鹤唳中出版。

  八月, 我迁居欧洲。

  离开台湾前夕, 做了一场临别演讲, 是“野火”时期唯一的一次。

  演讲在害怕随时“断电”的气氛中进行。

  今天, 二○一○年八月一日, 在北京大学, 我想念那篇演讲的最后一段, 与大陆的读者分享:

  在临别的今天晚上, 你或许要问我对台湾有什么样的梦想?

  有。

  今天晚上站在这里说话, 我心里怀着深深的恐惧, 恐惧今晚的言词带来什么后果, 我的梦想是, 希望中国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个晚上站在任何一个地方说出心里想说的话, 而心中没有任何恐惧。

  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来会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那是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

  (二○一○年八月一日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演讲全文)

第四篇:九把刀北大演讲

  九把刀首次大陆演讲

  时间:2011年11月5日

  地点:北京大学2号楼205 主题: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手打组:中财刘铮, 魏文婷

  请尊重手打组作品, 转载勿删除手打组。

  非常非常开心能够来北京大学演讲, 我能表现出的最大的诚意就是, 今天的演讲将是原汁原味非常忠于台湾版本的“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还加了一段目前在台湾演讲一共讲了不到三次的“神的微笑”。

  希望我们今天晚上会有非常热血的两个小时。

  但是“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四个U的版本有点太过励志, 而我本人是个非常不励志的人(观众笑)。

  所以我今天想给大家的讲的是一个很美很美的爱情故事。

  干, 这个音乐可以小声点吗?不要也没有关系。

  (工作人员关音乐)谢谢, 谢谢。

  因为一边演讲一边有背景音乐感觉像是个伟人(观众笑)。

  好像是在作那个九把刀的告别式一样(观众笑)。

  这个演讲我们先从一个从小就长得非常白痴的人开始说起, (放童年三兄弟合影)照片中间这个笑得非常像智障的(观众笑), 就是幼稚园时候的我。

  幼稚园时候的我啊, 非常喜欢画画, 每次幼稚园老师说要上画画课的时候我都非常非常地开心, 因为全班同学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图画纸放在我的座位上, 他们希望我帮忙构图, 描边, 他们会指定说这个图的左上角画一只怪兽或者右上角画一只恐龙等等。

  每次我被同学指派任务的时候, 我都非常地开心。

  因为我从小运动就很烂, 功课也不行, 把妹也不晓得是什么东西, 而同学都用行动告诉我说, 你非常会画画, 所以会画画这一点就变成我人生中的所拿到第一个宝藏。

  我觉得自己被重视, 所以我每次都非常热情地帮全班同学画画, 构图。

  直到国小三年级的时候, 台湾的电视每个礼拜六下午两点到三点会播出一个卡通, 叫做原子小金刚(注:铁臂阿童木)。

  我非常地痴迷原子小金刚, 所以我将原子小金刚当做蓝本, 画了很多的漫画, 用图画来说故事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画了很多的图画, 用原子小金刚来跟怪兽讲话, 跟机器人讲话, 跟恐龙讲话, 同学都非常地捧场。

  他们都在用那种很大张的透明的塑胶盖住我所画的连环画, 然后上课传阅, 并且催促我要赶快画出最近的剧情。

  被催促之后我都非常地开心, 就画得非常的热血。

  从那个时候开始, 在作文簿上面写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希望, 我都会写我将来想要成为一个漫画家, 我觉得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因为班上其他的同学在写我的梦想我的希望的时候, 他们常常写我将来想要当一个总统, 我将来想要当国防部部长, 我将来要上月球, 我将来要登陆火星, 我将来要当一个发明解救全世界艾滋病人的药的医生。

  每次我看我同学那副德行, 这几乎就是不可能(观众笑)。

  就是, 按照几率不可能全班所有人都当国防部长都当太空人都当科学家, 但是我从小就想当一个卑贱的漫画家, 我觉得有我这么谦虚的人, 可以实现梦想。

  慢慢的, 我爸爸觉得他的儿子有个小小的梦想当一个漫画家, 非常非常地励志。

  所以我爸爸也非常的开心, 就买很多的漫画, 比如说《叮当》《天才小钓手》《XXXX(听不清)》给我看, 于是我大量地阅读然后大量地画。

  一开始我爸爸觉得很棒, 但慢慢地我爸爸觉得事情有点不对, 因为学校老师会不停地给我爸爸打小报告, 跟我爸告状说:“你的儿子数学考试考完都不验算, 考卷翻过去, 全部都是在画漫画。

  ”

  这个时候啊, 正好原子小金刚的作者手冢治虫, 不晓得逝世几周年, 台湾的报纸就有手冢治虫的专题报告。

  我爸就把那个专题报告拿给我看, 看完之后就来一场阅读测验。

  我爸对我说:“田田, 你知不知道原子小金刚的作者是谁?”我说:“我知道啊, 就是手冢治虫。

  ”我爸继续地问:“那你知不知道手冢治虫, 他为什么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漫画家?”我说:“我不知道。

  大概是因为他每天都很认真地画漫画吧。

  ”这个答案四平八稳, 但是我爸爸斩钉截铁地说:“错!原子小金刚的作者手冢治虫, 他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漫画家, 原因就是, 他曾经, 是一个医生。

  ”(观众笑)

  我听了, 觉得非常的鬼扯, 问我爸是为什么。

  我爸非常认真地把那个报道拿给我看, 他说:“由于手冢治虫他曾经念过医学院, 所以他解剖过非常多死人的尸体, 也因此他非常了解人体肌肉骨骼和内脏的构造。

  然后他才能够化繁为简, 把非常复杂的人体的线条, 简化成非常简单生动, 卡通的线条。

  所以田田, 如果你将来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漫画家, 你就要, 念医科。

  ”(观众笑)

  你们都会笑, 但是我当时没有笑。

  因为我知道我爸爸非常认真, 这张图是在我家门口拍的, 这个招牌就是一个“药”字, 我家里开的是一间药局, 我爸爸是一个药师。

  所以我们家三个兄弟成长过程中, 不断地被我爸爸提醒:你们将来, 都要在医学的领域上面发展, 并且比爸爸获得更好地成就, 也就是, 当医生。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 我就觉得, 我的梦想有一朵乌云在上面:是否我在完成我自己的梦想之前要先达成我爸爸对我的期待。

  我相信这个压力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

  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我在作文簿上面写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希望的时候, 我就会改写成:我将来想要成为一个医生, 逗号, 然后再成为一个漫画家(观众笑)。

  老实讲, 还好我小时候成绩很烂, 所以这个梦想只是被我拿出来嘴炮炫耀而已, 我自己都没有太认真的看待。

  直到我国小毕业要升国中的那个夏天, 我遇到人生中的两大贵人。

  一大贵人他的名字叫做, 鸟山明。

  鸟山明画什么?七龙珠, 对, 我生平第一笔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的漫画家的插画杰作集, 就是就是鸟山明的杰作集。

  买到之后第一件事情, 就是把外面的胶膜撕开, 立刻翻到最后两页, 看鸟山明的生平纪事。

  瞬间, 我就发现, 鸟山明他没有念过医科(观众笑)。

  当时不比现在, 现在你可以用网路去确认你喜欢的作家你喜欢的漫画家, 他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念过哪间学校。

  当时没有啊, 当时完全是靠同学之间的谣传跟耳语, 来了解我认识的创作者。

  所以当时好不容易有一本官方出版的, 应该说是盗版出版的, 漫画家的杰作集, 让我可供以取得的重要的参考资料, 很不简单。

  同年, 我遇到的第二个贵人的时候, 那个贵人他才年仅29岁, 29岁的他, 刚刚画完《变S龙》, 刚刚开始连载《灌篮高手》, 他的名字就叫做, 井上雄彦。

  年仅29岁的井上雄彦, 当然没有任何一本杰作集可以让我买, 但是我会简单的加法, 我就帮井上雄彦算一算:我发现井上雄彦, 要不是没有念过医科, 要不然就是, 他正在念医科(观众笑)。

  我觉得理所当然他应该是不会一边画《灌篮高手》, 一边念医科。

  所以这两个漫画家给我非常重要的启发, 我觉得我应该要成为一个更加谦虚的人:这辈子, 或者我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像手冢治虫如此伟大的漫画家, 但是我可以退而求其次, 这辈子我就跟鸟山明还有井上雄彦平起平坐就可以了(观众笑)。

  所以我决定修正我自己的梦想, 我决定不当医生。

  所以我就去考我们家乡的精诚中学第一届的美术资优班, 我考进去的最大的原因是:那是第一届的美术资优班, 所以它招生的时间要晚于其他中学的资优班的时间, 真正资优学生都已经入学了, 就剩下些残兵败将, 跟一些弱智(笑)。

  所以我们就一起进了精诚中学第一届美术班。

  我从小成绩就不好, 突然之间让我混到一个美术资优生, 非常虚荣。

  我觉得这是我的天地, 我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漫画家, 所以我进了美术资优班。

  所以不管老师上课上国文数学化学地理历史, 不管老师上什么课, 我统统都拿来画漫画。

  我真心觉得, 如果将来想要成为一个漫画家, 我就不能和我同学做一模一样的事情。

  我的假想敌是一群日本的臭阿宅, 他们整天翘课逃学, 就是疯狂地练习画分镜贴网点。

  如果我把时间浪费在学习因式分解和三角函数上面, 我就会输在起跑点上。

  真的, 当时的目标就是:我要以非常烂的学科毕业, 但是要以非常优异的术科考进台北复兴美工, 在复兴美工那边继续锻炼我漫画的技术。

  因为我要成为一个漫画家, 我就理所当然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用来画漫画。

  那个时候啊, 全年级有五百二十多个学生, 我经常考的名次是全年级的四百八十多名, 那个时候我人生第一个困惑就产生了, 那就是:我都已经全面性地没有在念书, 为什么还是有四十几个会考输我(观众笑)?头一次, 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可能, 有念书的天分(观众笑)。

  你知道, 成绩不好的学生, 心理有一点变态(观众笑)。

  没有读书, 成绩不好, 很正常对不对?那万一读了怎么办?万一读了还考不好, 那就是确认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白痴。

  所以是很害怕证明自己是白痴这件事情, 所以成绩不好就索性不要去念, 不要去念我就可以一辈子都跟同学讲:“会读书有什么了不起?我就是还没有开始念而已。

  ”(观众笑)讲一些莫名其妙的自以为是的话来武装自己。

  我想要当漫画家这个梦想也是我武装自己成绩不好的一个重要的漂亮的借口。

  就这样子, 每天不停不停地画漫画, 练习贴网点, 自己画分镜, 准备投稿漫画社第一届的新人奖。

  但是我这样子努力努力很久之后, 在我升上国三的那个夏天, 我发现, 非常非常有可能, 我缺乏成为一个漫画家应该具备的才能。

  这是怎么发现的呢?是因为我在一个非常会画漫画的同学身上, 看到了天才。

  我长期以为自己很会画漫画, 其实是因为我的同学都是一群垃圾, 他们根本不会画画, 他们只是喜欢读书。

  所以我只是画得比一般的人还要好而已, 他们根本没有专心在画画上面。

  我大幅领先他们, 结果我以为自己非常厉害。

  但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隔壁班的一个同学, 他所画的漫画非常厉害的时候, 我惊觉原来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

  这几年我一直非常努力的话, 但是我一直都没有确实的进步, 所以非常的灰心。

  在英文里面, 我们形容有才能的, 最经常使用的单词是, talented, 但是有另外一个单词我觉得更棒, 就是gifted, 礼物加ed。

  把才能比喻成礼物, 我想不到一个更好的方式。

  就好像是我从国小三年级的时候, 我就拿到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礼物盒子。

  当我花了好几年, 很多很多努力, 才把这个盒子打开的时候, 我才发现居然这个盒子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就只有一张老天爷给我的纸条, 上面写着, 你去吃大便吧(观众笑)。

  我看到那张纸条的时候, 知道自己没有才能, 非常的生气, 非常的沮丧, 非常的愤怒。

  但是唯一没有的情绪就是遗憾, 我一点都不遗憾, 因为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 特别是追求梦想, 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

  我想要知道一件事情, 然而我立刻就想要知道, 所以我没有去听那些大人的话, 那些大人总是喜欢说:你想要做一件什么事情, 先考上理想的中学再说;你想要做一件什么事情, 考上理想的大学再说;你想要交女朋友, 等到你成年之后再说。

  我都没有办法接受他们的意见, 因为为什么我要一群没有追求到自己梦想的人, 告诉我如何追求梦想?为什么?没有道理。

  所以我想要成为一名漫画家, 最快的方式就是立刻去做。

  我不会有那种装模作样的时候:就是当我老掉的时候, 我站在镜子前面, 抚摸着自己沧桑的皱纹, 缓缓地说:“如果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努力用功读书, 而是每天不停不停地画漫画, 有没有可能我今天会是一个漫画家。

  ” 没有, 我没有那种装腔作势的时刻。

  我知道自己确确实实地, 没有当漫画家的才华, 我试过了, 我知道了。

  而且我失望的速度要比一般人来得快, 这是没有耐性的最大的副作用。

  但是除了愤怒失望伤心之外, 我最大的情绪是害怕, 非常害怕, 因为我学科非常烂, 超级烂。

  按照我当时的学科, 我在我的家乡彰化, 能够考上的普通高中, 都是一些武斗派的学校, 那些只有够凶够狠才有办法活着毕业的学校(观众笑), 我没有这个自信可以毕业, 所以那个时候非常的紧张。

  幸好那个时候, 班上的导师安排一个女孩子坐我后面。

  每个学期, 导师都安排一个女孩子坐在我附近, 几个女生就近监视我的学业还有人格发展状态(观众笑)。

  我上课喜欢讲笑话, 扰乱次序, 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伤害。

  但是每次老师安排这样一个女孩子坐我后面的时候, 我都会觉得非常的不爽, 非常的受不了。

  就觉得“打小报告, 臭三八(观众笑)”, 也没有开心过。

  但是这次老师安排坐在我后面的女孩子, 不太一样, 她的名字叫做, 沈佳仪。

  我非常非常地喜欢沈佳仪, 因为沈佳仪非常的, (上图)

  漂亮, (观众笑)。

  对。

  男孩子没有什么情操啦, 喜欢女孩子很容易被女孩子庸俗的美丽的外表所吸引。

  沈佳仪非常的可爱漂亮, 然后, 我好喜欢她。

  只可惜沈佳仪啊, 她有一个非常变态的兴趣, 她的兴趣就是努力用功读书(观众笑)。

  当一个男孩子他喜欢一个女孩子, 她的兴趣居然是努力用功读书, 其实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非常大的扭曲。

  如果我们喜欢的女孩子, 她的兴趣啊, 是打校长(观众笑), 那就很简单。

  下课十分钟, 我们花三分钟找到校长在哪边, 然后再花三分钟打他, 但是我们是读书人, 要有礼貌, 所以要花三分钟很诚恳地跟校长道歉(观众笑), 然后再花一分钟慢慢地回教室。

  如此简单的十分钟就可以和喜欢的女孩子拥有相同的兴趣(观众笑)。

  每天放学就是“诶, 沈佳仪, 要不要去打校长?”(观众笑), 沈佳仪说:“等下我要补习, 可能要打快一点。

  ”(观众笑)

  这么简单, 就能培育的爱情, 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所以我每次看到偶像剧看到电影, 主角为了心爱的女孩子, 跟十个歹徒互殴, 我都觉得非常的羡慕, 你这么简单就可以让你喜欢的女孩子知道你愿意用你所有的一切来保护她, 也不过就是住院半年而已嘛。

  这么简单!但是我喜欢的沈佳仪, 她的兴趣居然是努力用功读书。

  我要追求她就只能把我的屁股, 牢牢地黏在椅子上, 花所有的时间来念书, 没有别的捷径。

  我非常希望沈佳仪可以看得起我, 是“看得起”啊, 不是“看得上”, “看得上”是很高级的人在用的, 我们这种贱民, 用“看得起”就可以了(观众笑)。

  我们喜欢的女孩子真的容易让我们男生觉得自卑, 自惭形秽。

  我们在喜欢的女孩子面前装腔作势, 装得好像很聪明自在, 其实只是在希望我们的自卑不要被发现。

  那时候啊, 我就每天晚上念书念到一点半两点, 隔天早上五点, 我妈妈就会甩我一巴掌叫我起床:“田田, 田田, 赶快起床, 努力用功读书”我妈就把我拉起来。

  把我拉起来之后, 我妈就会用闪电的速度, 睡在我刚刚睡觉的位置上, 就是不让我睡回笼觉(观众笑)。

  早上五点, 就算是夏天也非常冷。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穿着白S的紧身睡衣, 然后拿着一罐铁罐装的牛奶, 跑到厨房去, 把那个铁罐丢到水里面, 然后打开瓦斯炉隔水加热。

  我左手就会放在水蒸气上面和它一起加热, 右手就会拿着国文课本英文课本在那背课文背单字。

  等到大概快要六点五十分的时候, 我就会拿起数学的参考书, 算两题到三题非常困难的数学题目, 然后把解题的过程都背起来。

  到学校去之后, 就会问坐在我后面的沈佳仪说:“沈佳仪, 干, 这题不会, 教一下。

  ”沈佳仪看一下题目就会非常温柔地跟我讲:“柯景腾, 这一题对你来讲太困难了, 你要不要先从简单的开始算起呢?”(观众笑)我就非常不屑地说:“干, 不要, 我就要算这一题”(观众笑)。

  沈佳仪就会面有难S地说:“哦, 好吧, 首先你要设什么为X, 然后再设什么为Y, 接下来接下来……”我就会接下去说:“接下来是不是就是要用什么样子的观念再套上什么样子的公式, 就可以解出来对不对?”沈佳仪就会痴痴地看着我说:“诶, 你还蛮聪明的耶”(观众笑)。

  把困难题的解题过程都背起来, 当然不是为了要知道问题的答案, 而是想要让你知道, 我也有一点点的聪明, 不要觉得我是笨蛋。

  就这样子, 我花了所有的时间在努力用功读书, 成绩就开始变好。

  等到毕业前最后一次全校的考试, 我已经考到了全校的第21名。

  成绩突飞猛进的关键是什么?认为是努力用功读书的同学请举手。

  (木有)没有人。

  认为是伟大爱情的请举手。

  (观众笑)(举手)大家举手。

  答案是以上皆非, 答案是除非你前面的成绩烂到爆炸, 否则你完全没有突飞猛进的余地(观众笑)(鼓掌)。

  所以啊, 我表示非常同情, 那些只会考第一名的同学, 因为他们的人生除了失败以为没有别的可能性(观众笑)(鼓掌)。

  就这样子, 国中毕业了, 沈佳仪直升精诚中学的高中部, 我跟我的一群好朋友都非常喜欢沈佳仪, 所以我们都决定直升精诚中学的高中部。

  我生长在彰化, 彰化是台湾的一个乡下, 我们对台北这样的大都市都有一个奇怪的幻想。

  问一下在场的同学你不是北京在地人的, 从别的地方请举手, (举很多手), 很多人。

  你们或许可以感同身受一下, 我们从小就觉得台北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大都市, 我们都幻想那里的男生都非常的厉害, 不只学问好, 也很会穿衣服, 很fashion, 然后懂得各式各样的知识。

  我们很害怕沈佳仪将来上大学之后, 考上台大, 很快地被周围男生给追走。

  然后那个男生就会教她各式各样关于身体的知识(观众笑), 我们都不能接受(观众笑)。

  所以, 我们非常地焦急, 我们想要在高中的时候就追到沈佳仪, 要不然就是, 我们要努力用功读书, 要有足够多的分数, 不管沈佳仪将来考上什么样子的大学什么样子科系, 我们都牢牢地黏在她的尾巴后面, 她填什么学校, 我们就跟着填什么学校。

  上了高中之后, 沈佳仪的兴趣依然没有改变(观众笑), 依然非常喜欢努力用功读书。

  我从来不喜欢读书, 但是我觉得喜欢一个人, 就要偶尔做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

  谈恋爱啊, 没有人在做自己的, 如果各位可以从这场演讲里面带走任何一句话, 我希望是这句话, “谈恋爱, 没有人在做自己”。

  如果你是那种坚持“我告诉你, 我就是那种不逛街的男子汉”(观众笑), 那你干嘛谈恋爱?谈恋爱就是让你人格崩溃(观众笑), 让你装腔作势, 为了你喜欢的人变成一个你其实根本瞧不起也不认识的人, 这就对了。

  我喜欢沈佳仪, 她的兴趣是努力用功读书。

  所以当我发现沈佳仪只要晚上没有补习, 她都会留在学校读书的时候, 我都会偷偷地, 在沈佳仪读书的教室附近又开了另外一间教室陪她读书。

  那不是晚自习的制度啊, 而是整个学校都没有人, 她自己偷偷摸摸开了一间教室在那边读书。

  我在沈佳仪附近开了一间教室读书, 就是不希望沈佳仪发现我喜欢她, 刻意跟她一起留校, 但是我又忍不住会用最大的音量朗诵英文的课文(观众笑), 让沈佳仪察觉我在附近。

  每次我们从六点半开始念书, 念到大概九点十五分二十分的时候, 我就会感觉到沈佳仪从我的后面, 偷偷摸摸地接近。

  她自以为偷偷摸摸, 但是男生的耳朵啊, 从小就是听父母的脚步声长大(观众笑), 父母接近我们就要把一些奇怪的书收起来, 我们的耳朵, 是我们身上第一个发育健全的器官。

  所以沈佳仪慢慢地从我后面接近的时候, 我早就知道她在接近了, 但是我却装作不知道, 装作努力用功读书。

  直到沈佳仪拿着一盒夹心饼干, 轻轻敲着我的后脑勺或我的肩膀的时候, 我才会蓦然回首说:“靠, 沈佳仪, 你也有来哦”(观众笑)。

  就会很假。

  但是沈佳仪知道我是特别留校吧, 就会坐下来, 跟我分享那一盒夹心饼干, 一边东南西北的瞎聊天。

  那时候啊, 我就发现沈佳仪其实是一个非常三八的女生, 她从小到大只会死读书, 她的世界明明就只有这么大(刀大用手指比出三公分), 但是她却可以从这么小的世界里面, 挤压出很多芝麻蒜皮的无聊的事情给我听。

  她会讲她家里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 聊她有起床气, 聊她邻居养了一条狗叫蛋蛋, 她却很喜欢她家的小白。

  聊当今最热门的数学的题目(观众笑), 也会聊我们英文通信的内容。

  因为当时我非常想要和沈佳仪通信, 但是通信是一件很S的事情, 开不了口。

  所以有一次我对沈佳仪说:“沈佳仪, 我决定了, 我决定我英文要开始进步, 所以从明天开始我每天要写一封英文的信给你。

  ”沈佳仪就说:“啊, 好吧”过了一阵子之后, 我就跟沈佳仪说:“沈佳仪, 我发现, 只有我一个人英文进步并不公平(观众笑), 从今天开始, 你要每天写一封英文信给我(观众笑)。

  ”沈佳仪说:“啊, 好吧(观众笑)”就这样子我们就开始通信。

  我自尊心又特别强, 所以就从英文杂志后面那个佳词美句上面乱抄一句自己都看不懂的英文写在信里面, P.S.什么什么什么。

  沈佳仪看不懂这个句子的时候她就趁我们晚上聊天的时候拿给我。

  就这样东南西北的乱聊天, 知道大概九点五十分快要十点的时候, 我就牵着脚踏车跟沈佳仪漫步在校园里面。

  那时候校工都会拿着手电筒在巡视学校, 灯照到我们两个的时候, 因为他不止一次看到我们在留校读书, 校工都会用那种“哎呦, 在谈恋爱哟”(观众笑)的表情。

  每次我都非常凶狠地看着那个校工, “看三小!”就是看什么的意思。

  但是我内心却是“对啊, 我们在谈恋爱哦”(大笑, 鼓掌)。

  暗恋中的男女啊, 偶尔被人家笑一下, “哦, 谈恋爱哦”, 其实有助于我们恋爱的增长。

  我牵着脚踏车送她到校门口, 不久她妈妈就会开车过来接沈佳仪回家。

  我看着沈佳仪上了车关上门, 我就在后面不停地挥手说:“沈佳仪, 再见, 再见。

  ”然后默默地祈祷, 精诚中学巷子口的那个红绿灯转成红S, 那么她妈妈的车就会被迫停在巷子口。

  我就可以若无其事地骑着脚踏车滑到她妈妈的车窗旁边, 拍打她的车窗, 说:“沈佳仪!你妈开得很慢诶!”(观众笑)这样乱讲一句话。

  很多人啊, 从媒体上面认识的九把刀, 都是觉得:九把刀这么火爆热血叛逆的人, 他的青春一定过得非常乱七八糟, 就是有空就打老师, 没空就打校长的人(观众笑)。

  但是不是这样子的, 我的青春啊, 就全部在努力用功读书, 我的青春, 全部都是沈佳仪。

  慢慢地, 到了高三的时候, 沈佳仪跟我说她想要去甄试(注:大约相当于自主招生)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 马上我就跟沈佳仪说:“这个科系我早就研究很久了。

  ”但是那个时候啊, 交通大学我真的以为是培养交通警察的一间学校(观众笑)。

  我内心非常莫名其妙地说:沈佳仪, 这么努力用功读书, 却是想要当个交通警察(观众笑), 为什么?

  但是对我来讲一点都不重要, 因为, 很久很久一段时间, 我都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

  如果我曾经拿到过一个宣称可以是梦想的礼物, 这个礼物的盒子外面一定写着, “沈佳仪, 我们永远在一起吧”。

  我真心觉得, 如果这辈子可以跟喜欢的女孩子在一起, 不管我念哪一间大学哪一个科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我都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

  所以当沈佳仪告诉我说她想要当一个交通警察的时候(观众笑), 我就觉得, 突然想要成为一个交通警察(观众笑)。

  这样我们去甄试。

  因为非常难得来北大演讲, 我非常想要把时间利用得淋漓尽致, 这件事情虽然在小说里有写到, 但是我的愤怒很强大, 现场要再来讲一次。

  在参加交通大学甄试笔试的时候, 我就发现沈佳仪没有来考试, 座位是空的。

  我就非常紧张, 就乱写。

  因为像沈佳仪这样只会死读书的女生, 她的整个世界全部就是努力用功读书。

  她没有出现在笔试的会场, 只意味着两种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就是, 沈佳仪她死在家里(观众笑);第二个可能性是, 她死在半路(观众笑)。

  我就很害怕, 考卷赶快写一写, 钟还没响就冲出去打公用电话去她家找沈佳仪, 没接。

  钟声又响, 赶快进去又考试, 然后又出来。

  反反复复到了中午的时候, 她家的电话总算被我打通了, 沈佳仪用那种刚刚睡醒的语气跟我说:因为同一间高中只能有两个名额去甄试同一个大学科系, 她们班上有一个贱人, 这个贱人跟沈佳仪说:“沈佳仪, 你成绩这么好, 你用联考的方式, 也可以考上交大管科啊, 但是我成绩这么差, 你可不可以把甄试的名额让给我。

  说不定我甄试进去后, 我们到了大学, 还是可以当好朋友啊。

  ”沈佳仪就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这个贱人。

  说真的, 我们讲话要有口德, 特别是在演讲这么神圣的场合里面, 更要注意对女孩子的修辞——但她就是一个贱人(大笑, 鼓掌)。

  因为贱人后来说:“沈佳仪, 我发现, 我的成绩这么不好, 与其浪费时间在那写考卷, 不如好好地在家里温书。

  ”所以那个贱人根本没有去考试, 不叫贱人叫什么呢?

  很多演讲者非常的正面, 他会跟各位说:“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生之中给你制造困难, 给你制造很多逆境的人, 我们要尊称他们为“菩萨”, 因为当你克服这些难关之后, 你将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没有, 她就是一个贱人(观众笑)。

  我拒绝称呼这些给我们人生带来苦难的垃圾叫做菩萨, 没有, 他们不配这两个字。

  (笑, 鼓掌)。

  人生有很多种情绪哦, 我们不能常常像一个伟人一样, 容忍一些贱人的事情。

  后来, 我完全没有打算去念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 我完全不是为了当一个交通警察而念书。

  我是为了和沈佳仪在一起而念书。

  所以正当我准备放弃甄试资格的时候, 我已经考上了。

  沈佳仪她跟我说:“柯景腾, 你先去, 我随后就来。

  ”(观众笑)这是我人生中所获得的第一个关于爱情的约定, 所以我觉得, 好sweet哦(观众笑)。

  我就很快乐地去报到了。

  报到不久之后联考了, 联考不久之后放榜了。

  放榜当天晚上, 沈佳仪就打电话给我, 沈佳仪一直哭, 她嚎啕大哭, 哭着说:“从小到大我都只会念书, 却还是考不好”。

  我问她到底考得有多不好。

  她说没有办法去念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 也没有办法念交通大学任何一个科系。

  她一直哭, 我也一直哭啊(观众笑)。

  啊!什么!我要去成为交通警察了!(大笑)而你却没有和我一起成为交通警察(观众笑)。

  我真的觉得非常生气, 我念书, 所为何事?是为了赚钱吗?是为了配股票吗?为了救国救民吗?不是, 我念书只是为了和沈佳仪在一起, 却办不到。

  所以我真的很难受。

  沈佳仪一直哭, 我一直哭。

  就这么两人哭哭啼啼的, 很久之后, 忽然觉得, 很开心。

  开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 沈佳仪是我的女神, 长期以来她都像飞翔在天空中一样, 高不可攀。

  好不容易她联考考不好, 就好像是翅膀突然断掉摔在地上, 感觉比较亲近, 感觉比较好追(观众笑)。

  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 却没有办法在沈佳仪面前抬起头来, 她太耀眼了。

  好不容易她联考考得很不好, 让我觉得她比较接近普通人一点。

  我觉得有点开心, 觉得她不是这么不好接近。

  第二个开心的原因就是, 那天晚上, 沈佳仪足足跟我哭了七个小时。

  我觉得应该是有点喜欢我吧, 要不然怎么会这么久呢?然后就跟沈佳仪说, 将来我们上了大学, 还是要多联系, 偶尔一起出来玩。

  后来就上了大学, 上了大学之后啊, 我和沈佳仪偶尔出来玩, 我都非常地害怕, 因为我不晓得怎么和女孩子约会。

  以前和沈佳仪一起读书一起放学, 然后一起读书一起放学, 还是一起读书一起放学, 日复一日, 互动都很普通, 就是完全不需要刻意在一起。

  高中毕业之后, 我们要一起出去玩, 都要我约你你约我, 两人在一起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我很紧张, 不晓得怎么跟她说话。

  所以, 错过了很多很多跟沈佳仪告白的机会。

  这个在演讲里面非常少听过, 就是我自以为聪明, 我以为追一个女孩子就不能是单单追求她而已, 我应该要拉拢她身边所有的人来帮助我, 包括沈佳仪姐姐。

  我跟沈佳仪姐姐通信密集的程度不下于我跟沈佳仪(观众笑), 其结局当然不是沈佳仪姐姐爱上我了(观众笑)。

  她姐姐经常鼓励我, 叫我要坚持下去。

  但她有一封信, 后面的PS写着:“如果你跟我的妹妹一样高的话, 你早就追到我妹妹了” 我从小就很矮, 但是我从小就不觉得高有什么了不起, 在追求沈佳仪的过程中我也没有特别觉得怎么样。

  但是沈佳仪不晓得怎么搞的, 越长越高, 她从国中开始明明就还在这边(刀大用手比在眉头高度), 忽然之间, 她就越长越高, 后来竟然高了我三公分。

  这三公分啊, 我本来想用不以为意的态度蒙混过去, 却被她姐姐一封信提醒了, 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所以开始每天去游泳, 一边游泳一边想着说, 等到我长了三公分的时候, 我就要跟沈佳仪告白。

  上了大学之后————诶, 问一下北京大学的同学, 在座的觉得自己是精英分子的请举手。

  (无人举手)没有人对不对?没有人举手了, 好。

  我上了大学之后, 发现我同学都一副以为自己是精英分子的屌样(观众笑)。

  因为他们从小就是一群非常热爱努力用功读书并且擅长努力用功读书并且他们觉得自己将来可以进科学园区配股票赚大钱的精英分子, 我很讨厌他们。

  没有人是吧?对不对?(观众笑)

  我很讨厌他们, 我整天想要打我的同学。

  但我们读书人, 不能轻易地出手(笑), 所以我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那就是“九刀杯”自由格斗赛(观众笑), 方便我公开合法合理地, 殴打我的同学(观众笑)。

  办“九刀杯”自由格斗赛, 我觉得是我这辈子最酷的事排行榜第一名。

  我为什么办这个比赛?是因为我从小到大都非常擅长打架(观众笑), 你可能看不出, 但我非常热衷打架, 而且几乎都没有输过。

  我很想要沈佳仪知道, 我是这么样子厉害的一个男子汉。

  所以我打电话给沈佳仪说:“沈佳仪, 你一定要来看这个比赛, 超屌超酷的。

  ”沈佳仪非常非常地不屑, 她根本不觉得这个比赛会办成, 而且她觉得这个比赛非常的幼稚和无聊。

  沈佳仪越是这么讲我就越要办。

  我三个大学室友, 他们纷纷表示这个比赛根本不可能成功, 如果真的办成功了他们愿意下场来格斗。

  我问一下在场的北京大学的同学, 如果你们学校里面有一个白痴的学生, 办了一场这么低能的自由格斗赛, 你会下场格斗的请举手。

  (小撮人举手)不到五个人。

  你不敢下去比赛, 但是你真的很想看是哪些弱智下去比赛的请举手。

  (大笑, 举手)这么多人, 没有错, 我办自由格斗赛, 现场啊, 人山人海(观众笑), 学长姐都想要看, 到底是哪个白痴办了这么暴力的比赛在如此优秀的交通大学。

  但是下场的只有八个人, 其中, 有四个人是我室友(观众笑)。

  他们夸下海口, 如今就是要奋斗到底。

  那天晚上, 我选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同学当我的对手, 他是跆拳道社的副主教, 他叫刘建伟, 他是侨民, 非常的厉害。

  我为什么选择刘建伟同学当我的对手, 是因为我想要全力以赴殴打我的同学(观众笑), 我不想要别人觉得我在欺负同学, 我一定要挑一个有能力还手的人。

  结果那天晚上, 我被打得非常的凄惨(观众笑)。

  这位同学距离我比较近, 你看我的鼻子, 我的鼻子是被打歪的, 我的鼻子是歪向这边的。

  这是被刘建伟同学用跆拳道里面的一记下压, 一线而下, 打断我的鼻梁, 又打到我的人中, 又往下。

  所以我的鼻子当场就断了, 牙齿把我嘴巴里面的肉割得乱七八糟。

  害我后来足足吃了三个月冷掉的粥和本来就很冰的冰豆花, 维持我的生命(观众笑)。

  但是我非常非常的兴奋, 比赛结束后我就立刻打电话给沈佳仪, 跟她炫耀。

  因为我记忆力非常的强, 比赛又刚刚结束不久, 所以我巨细无遗地跟她描述了比赛所有的过程。

  并且我跟她说, 我跟这么强悍的对手对峙, 殴打对方, 我鼻子被打断, 满脸都是血, 但是从头到尾我都没有想过放弃, 甚至没有喊过暂停。

  我鼻子被打断第一件事情就是爬起来再打。

  很少有人可以明明是个失败者, 却可以把自己讲得这么勇敢, 就只有我(观众笑)。

  甚至我在昏昏欲坠, 意识几乎朦胧的时候, 我都走到刘建伟的旁边, 举起刘建伟的手, 宣布:(含混地)“优胜者是, 刘建伟。

  ”(观众笑)

  讲得这么详细跟沈佳仪听, 就是希望沈佳仪她可以说一些“柯景腾, 你好勇敢哦”“柯景腾你好man哦”“柯景腾我好喜欢你”。

  虽然不太可能, 对, 沈佳仪不是这种个性的人。

  但是非常有可能, 依照我对沈佳仪的了解, 她可能会说一些:“柯景腾, 你答应我一件事情好不好?”我就会说:“干什么?”她就说:“你答应我, 你不要再办这么危险的比赛, 好吗?我会, 好担心。

  “非常有可能, 沈佳仪会这么肉麻。

  但是没有, 我说了那么多, 屁了这么多。

  沈佳仪只是非常简短地对我说:“柯景腾, 你真的非常幼稚。

  ”我非常不服气, 我就问沈佳仪说:“沈佳仪, 为什么你要觉得比赛很幼稚。

  ”沈佳仪就问我:“那我告诉我, 你可以从这种比赛里面学习到什么, 收获到什么?”我说:“为什么要学习到什么才办这样的比赛, 我难道不能够只是因为我很开心就办这样的比赛吗?”沈佳仪说:“不行, 当然不行, 你妈妈送你来大学读书, 不是让你来打架的。

  我只能说, 你身上受的伤, 全是你自己活该。

  ”

  沈佳仪就一直骂, 我就一直反抗。

  我问沈佳仪说:“你为什么要觉得这种比赛很幼稚?如果, 我今天办的是九刀杯拳击赛, 你还会觉得很幼稚吗?”沈佳仪说不会, 我问为什么, 沈佳仪说因为它是拳击赛(观众笑)。

  那我就听不懂啊, 那我办的是九刀杯空手道赛, 你会觉得幼稚吗?沈佳仪说不会, 我说为什么, 沈佳仪说因为那是空手道。

  于是我就听不懂, “沈佳仪, 如果今天办的是跆拳道你一定不会介意对不对?”她说对。

  我说:“因为是跆拳道对不对?”她说对。

  我说:“这不太公平吧?我办的可是九刀杯, 自由格斗赛, 其强度和暴力程度都要远远凌驾在我前面所说的每一种比赛之上。

  而且我根本就没有量级的概念, 没有体重分级的概念。

  我看着两人很想打对方, 就让他们开始打(观众笑)。

  比赛, 从一开始就不公平, 所以比赛最热血, 为什么要觉得比赛最幼稚呢?

  沈佳仪就一直骂, 骂我伤害自己的身体, 骂我愧对父母对我的期待。

  到最后我真的受不了, 我在电话这头就跟沈佳仪飚:“对啊, 我就是幼稚, 我就是幼稚才会喜欢你这种女生, 我就是幼稚才会追你追这么久。

  ”我话讲出口之后, 我就知道自己完蛋了, 所以马上就住嘴, 我这记话讲得太重。

  片刻之后, 沈佳仪就开口说了那句改变我这一辈子的对白, 她说:“那你就不要追啊。

  ”电话挂掉。

  电话挂断之后, 我就非常难受, 我就一直流眼泪一直流眼泪。

  一边打开电脑写了一封非常长的信给沈佳仪, 信里面说:“我从来都不喜欢读书, 我是不得已才读的, 我就是因为非常的幼稚, 才会喜欢你这种努力用功的女生。

  如今你却否定掉我最喜欢你的理由, 所以我没有办法再前进, 没有办法继续再喜欢你下去。

  ” 这封信的内容是真的, 但是心却是假的。

  我把信寄出去之后, 真的非常想要收到一封回信。

  这封回信或者她会写:“好啦, 其实我也有错”或者会写:“好啦, 其实想一想, 那天晚上我也太凶了。

  ”或者:“好啦, 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我们和好好啦。

  ”

  都好, 但是我没有收到任何一封回信, 没有收到。

  过了一阵子之后, 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要处理一下, 所以我交了一个女朋友。

  沈佳仪知道之后非常生气, 过了一阵子, 沈佳仪也觉得事情应该要处理一下, 所以交了一个男朋友(观众笑)。

  我知道之后快疯了, 我觉得我努力, 这么辛苦地喜欢你追你这么久, 你却这么容易跟别人在一起, 就觉得好不值得。

  就这样子, 两个互相怄气的男孩和女孩, 很久很久都没有再联络。

  我真心觉得, 成长, 最残酷的部分就是, 女孩子永远要比同年龄的男孩子要成熟, 女孩子的成熟啊, 没有一个男孩子能招架得住。

  现场所有的女生, 把你的眼睛啊, 射向我瞳孔的深处(观众笑)。

  没错, 我们男孩子就是这么幼稚低能白痴弱智智障, 但为什么?因为我们总是做了很多很多白痴低能的行为之后, 就好希望, 你们可以温柔地骂我们一声:“你是白痴哦!”对啊, 你看我们就是这么幼稚想要讨你一顿可爱的骂。

  你们总是希望我们赶快长大赶快成熟, 赶快变成一个可以依靠的大人。

  但是, 这成长是不可逆的, 一旦我们眼中失去了那种单纯只是想要讨你开心的灵魂和火焰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在装了, 全都是在装。

  男孩有一天一定会长大, 真的好希望你们可以多欣赏男孩子幼稚的灵魂。

  办了一场乱七八糟伤害自己的格斗赛, 不过就是希望你们摸摸我们的头告诉我们:“下次不要再这样子喽”。

  多好。

  所以后来, 好久好久之后, 我才有办法再接起沈佳仪的电话。

  我继续念交通大学的管理科学系(观众笑), 这里有不小心来自交通大学的请举手, (木有), 没有吧。

  台湾的交通大学是一间很变态的学校(大笑), 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啊, 是七比一, 七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很变态对不对, 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而已, 如果我们打开正妹写轮眼, 比例马上就会变成七十比一(观众笑)。

  比例真悲惨啊, 我真的觉得居然让我这么喜欢正妹的人去读到, 真的是报应。

  尤其是那是一间没有沈佳仪的大学。

  所以我在交通大学, 老实讲, 并没有学习到什么东西。

  因为我不是为了追求伟大知识而去的, 所以系上教给我的东西我都基本上不感兴趣。

  但是我非常开心我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那就是我很希望在大学里面我可以找到我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看漫画, 在我们图书馆的底下视听中心看了非常非常多的电影的录影带。

  我是一个非常没有耐性的人, 所以我看到呆板的剧情我就快转, 看到不想看的剧情我就快转, 看到飞车追逐我就快转, 看到枪战我就快转, 基本上看到跟剧情进展无关的事情我都一律快转。

  后来, 在我离开大学的最后一年的最后一学期的时候, 因缘际会我开始写起了小说。

  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叫做《恐惧炸弹》。

  为什么会开始写小说?在别的演讲里面会讲到但不是今天。

  总之我非常疯狂地开始写起了小说, 由于我过去没有接受过任何文学上面的训练, 所以我写作完全没有任何文学上的技巧, 我用的都是我最喜欢的漫画分镜和电影的节奏感在写故事。

  我纯粹就是把我闭上眼睛所看到的画面, 用文字翻译出来, 让读者看到, 我脑中所看到的景S。

  那个时候, 我就发现, 原来老天爷给我的第一个礼物, 上面写着漫画家, 打开来其实不是叫我去吃大便, 而是告诉我, 你这么这么喜欢说故事, 但是你却用错了翅膀。

  你或许没有用图画说故事的才能, 但是你或许非常非常地有用文字来说故事的才华。

  所以我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写小说, 之后就欲罢不能, 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开心。

  更幸运的是, 我从两千年开始出版之后, 一直到两千零四年, 我所出版的每本小说, 都卖得非常非常的烂。

  没有一本小说卖超过一千五百本, 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数字。

  不仅卖得烂, 最夸张的是写了根本没有出版。

  《异梦》《功夫》《狼嚎》《楼下的房客》是我的读者公认的, 我早期的作品里面写的最好看的四本小说, 但是它们在网路上面发表了已经超过一年半甚至是两年, 他才被出版社出版成实体书。

  原因很简单, 就是大部分的读者, 那个时候在网路上面看完了我所有的小说, 他们非常习惯我的文字是免费的, 所以当我的文字有一天居然要跟他们收费的时候, 他们自己会反过来批评我说:“九把刀堕落了, 居然跟我们收钱(观众笑), 他以前都义薄云天, 都让我们看免费的, 居然敢出书。

  ”所以出书的时候都卖的很烂。

  但是出版社觉得我有一些作品特别的好看, 不忍心在我卖得很烂的时候出版, 让这本书变成不畅销的故事。

  我觉得这是我非常非常难能可贵的幸运。

  我到现在已经写作写了12年, 前面五年小说卖得非常的烂, 我想都想不到自己可以有这样子的美好的际遇。

  我现在演讲快一个小时了, 大家应该非常清楚, 九把刀是一个非常自大臭屁口无遮拦的人。

  没错, 观察正确。

  我真的难以想象, 如果让我这种臭屁的人, 第一年小说就非常非常地畅销的话, 我的人格会自我毁灭到什么程度(观众笑)。

  真的, 这是我的真心话。

  我非常讨厌读者在批评我的时候会说, 九把刀的畅销之后, 他就有大头症。

  我真的非常讨厌听到这些批评, 因为,我从小就有大头症(观众笑), 跟小说畅销一点都没有关系。

  所以, 我非常感谢前面五年小说持续地不看好, 然后卖得很烂。

  让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自我审视, 我到底有多想要、多喜欢做这件事情。

  可以想象, 如果大家今天请到的是一个畅销书的作家, 他从第一部书开始就非常非常地受欢迎。

  当他拿着麦克风, 跟各位分享他一路创作过来的心得的时候, 说我真的真的热爱创作的时候。

  或许他说的是真的, 或许他发自肺腑, 但是坐台底下的大家会怎么看他, 也许心里面会想着说:“也不过靠着创作, 靠着写小说赚了一大笔钱, 你当然热爱创作啊”。

  但其实非常非常的幸运, 就是小说卖得很烂, 让我跟小说维持了很长一段没有金钱的关系。

  我想趁现在跟大家讲一件事情, 那就是, 如果你非常想要成为一个作家, 你每天非常认真地写作, 但是同学都不想看你的作品, 放在网路上面也没有人想看, 出版社也没有人想帮你出版。

  你心中忽然燃起了一盏明灯, 你想起曾经听过九把刀的演讲, 听他说过很多年他的书都卖得很烂的时候, 你心里面会想:我要继续坚持下去, 总有一天, 掌声会想起。

  (掌声)(刀大用手势和话打断掌声)那你就要认真地想一下, 你到底喜不喜欢写小说这件事情。

  因为, 如果你真心喜欢写小说, 你不应该有煎熬的感觉, 有那种我在期待好事会发生的感觉。

  如果你非常认真的期待灯光亮起和掌声响起的时候, 或许你真正热爱的是之后发生的那件事情, 而不是创作本身。

  如果你真心喜欢写小说, 你写小说的时候就会非常非常快乐, 而不是期待, 能够到处去演讲, 能够书卖得很好很好, 能够有更多更多的好事发生。

  我很喜欢灌篮高手, 灌篮高手里有一句话, 写得非常的棒——“打篮球很快乐, 但是胜利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乐。

  ”写小说很快乐, 写小说如果很多很多人觉得很好看, 很多很多人赞美, 很多很多人买回家, 当然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乐。

  但是我们回到原点, 写小说, 打篮球, 如果没有胜利, 它依然让你很快乐, 这才能够符合你跟他之间最单纯的距离和关系。

  所以刚才有人鼓掌真是吓死了。

  为什么小说后来会开始卖得非常好?

  大约在2004年年底的时候啊, 那时候我的小说还卖得非常的差, 我妈妈那时生病了, 她被验出得了血癌。

  我妈得了血癌之后送医院治疗, 治疗到一半的时候又被检查出我妈妈得了肺结核。

  我妈单纯得血癌的时候, 她被送到一个任何人进去之前都要事先消毒的地方。

  但是后来她被检查出得了肺结核的时候, 我妈妈被送到另外一个病房, 这病房是出来的人都要被彻底消毒的病房。

  所以她治疗疗程非常的艰辛。

  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哭惨了, 尤其是我, 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人, 我在我妈妈无助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其实觉得自己非常的没有用。

  我妈住院后费用是非常非常的庞大。

  那个时候我很开心, 长期出版我很多不畅销小说的出版社, 他们打电话给我, 问我说九把刀, 你需不需要预支版税度过难关。

  我说我当然需要钱, 但是啊, 不需要预支版税, 从现在开始, 只要每写一本书, 你下个月就出版, 你不要给我拖一年半甚至两年才出版。

  我立刻写, 写完你下个月立刻给我出版, 然后立刻就给我一张当天就可以换到现金的支票。

  如此, 就可以帮我度过难关。

  所以从2004年的11月份开始, 我连续写了14本书, 我完全是为了赚钱而写小说, 因为我知道我所赚的每一笔钱, 都可以拿来救我妈妈。

  那是我这辈子最想赚钱的时刻。

  所以媒体上会写九把刀非常热血地连续14个月写14本书。

  真正原因就是, 不是什么热血, 是我想赚钱。

  我可以陪在我妈妈旁边, 整天陪她看电视, 然后写小说, 每天写5000字, 8000字, 就是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

  这是那当时的十四本书(上图)。

  我把那段时间在医院陪我妈妈的所有记录都写下来, 然后给我妈妈鼓励说希望她可以好好的治疗血癌, “我希望把我们母子之间的回忆出版的时候, 你可以帮我写序”。

  我从来没有如此希望过一本书是喜剧的结尾。

  我妈妈仗着这样子的一个小小的信念, 然后就非常非常认真地对抗病魔。

  《猎命师传奇》第一集就是那个时候出版的, 在台湾非常受欢迎的杀手系列是那个时候出版的, 《楼下的房客》《少林寺第八铜人》都是那个时候出版的。

  但最幸运的是, 我出版的第14本书叫做《妈, 亲一下》, 出版这本书的时候, 我带着我妈妈出来一起办一场签售会。

  那个时候妈妈因为化疗的关系, 她的头发都掉光了, 她还是光头。

  但她很开心, 特地买了一顶卷卷的假发跟我去办签售会。

  她帮我这本书写序, 到今天我妈妈都非常的健康, 这是我非常幸运的事情。

  所以, 这就是我人生拿到的第三件礼物, 上面写着“小说家”, 打开之后发现风景非常灿烂, 让我有足够的幸运拿着麦克风跟各位分享“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那也因为那段时间连续出版十四本书, 发生了非常不可思议的奇迹。

  到2004年为止, 在台湾, 我是一个, 不是畅销, 根本就是一个书卖得很烂的作家, 根本没有人认识, 只有网友知道我的存在而已, 因为他们每天都看着我免费的书长大。

  但是2005年, 我密集出版了14本书的年底, 台湾的三大书店通路结算, 当台湾最畅销的作家是九把刀。

  他们整个人都吓坏了, 说这个人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从2005年那一年开始, 我就是全台湾最畅销的作家。

  2006,2007,2008,2009,2010, 我都是全台湾最畅销的作家。

  所以每次在演讲之前, 主持人在介绍我出场的时候, 她们说“让我们来欢迎台湾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九把刀出场”的时候, 我都会觉得很困惑, 啊?我是最畅销啊, 没有之一!(观众笑, 掌声)

  我本来有点担心, 因为这一两年, 我都忙着做另外一件事情, 非常认真做另外一件事情, 我觉得今年我的宝座可能会不稳。

  但没想到, 从现在得到的结果来看, 我就算从明天开始一本书都卖不出去, 应该还是2011最畅销的台湾作家。

  (鼓掌)

  书卖得很好, 发生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

  2008年的时候, 香港有一家电影公司, 跑来跟我说:“九把刀, 你写了这么多种的小说, 题材这么丰富, 电影改编版权卖出去那么多, 有没有可能你会当导演?”

  我说:“不可能, 我不会当导演, 从来都没有想过。

  ”这是真的。

  我如此的自大, 但完全没有想过我会当导演。

  电影公司又继续问说:“有没有可能你可以胜任导演?”我说决计不可能。

  电影公司又继续问说, 那九把刀, 你要不要当导演?我说, 好啊!(观众大笑)完全是虚荣心!

  我一直觉得, 在台湾拍电影的环境非常困难。

  很多导演为了拍电影, 都要到处去借钱, 抵押房子。

  但是我居然以一个作家的身份, 可以写书写到有人拿着很多钱请我拍电影。

  我觉得如果我浪费这样的机会, 简直是暴殄天物。

  所以厚着脸皮我说好。

  说好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 我是一个非常好奇的人, 又兼具正义感。

  演艺圈长期都有一个传说, 那就是, 女明星晚上会拿着剧本敲导演的房门, 会说“导演导演, 我对白都记不住, 你可以用身体帮我记吗?”(观众大笑)我觉得, 我就要揭发这种内幕!(观众大笑)我义不容辞, 我就接下了导演的任务!

  我第一个电影, 是这个电影公司它要找四个新的电影导演, 四个新导演要联手拍四个短片, 然后要一起上映。

  另外大家比较熟悉的有, 方文山, 黄子佼, 还有陈逸仙。

  我拍的短片叫做《三生有幸》, 由于我过去完全没有拍过电影, 虽然只是一个短短二十五二十六分钟的电影短片, 所以我还是很重视。

  我找了两个好朋友, 分别是雷孟跟廖明义, 他们都是我的执行导演, 他们过去完全没有拍过电影, 但没有关系, 重点是我们很好。

  而且他们都是我的师傅。

  雷孟, 教我肢体表演, 廖明义教我镜头的运动。

  他们年纪甚至都比我小, 但也无所谓, 我们是好朋友, 所以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我的第一个男主角叫做范逸臣, 刚刚演完海角七号, 当时海角七号的票房达到台币八百多万, 范逸臣还不晓得自己将来会有多好的身价, 所以就糊里糊涂的答应了我。

  (观众大笑)女主角是刚演完我的《三生有幸》就跑去演在台湾非常火红的《光阴的故事》的赖雅妍。

  因为完全没有女生愿意来演我的戏, 赖雅妍是我同一个经纪公司的艺人, 她等于是两肋插刀帮我。

  我非常幸运我第一部电影男女主角是他们, 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新导演, 就在那边刁难我, 而是非常虚心的接受一个从来没有拍过电影的导演, 指导他们如何演戏如何表演。

  那我的脸皮是天生很厚, 我觉得我的剧本天下无敌, 所以教起戏来非常的认真, 完全没有觉得自己应该要谦虚。

  所以非常要感谢范逸臣跟赖雅妍, 让我在导演第一部电影的时候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忆, 没有因此害怕当导演。

  我的一群读者也非常的可爱, 他们在我拍电影的时候, 免费来当临时演员。

  从这张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只有正妹可以坐在我的附近(观众大笑), 更加坚定我继续当导演的决心。

  这部电影短片后来在台湾上映了。

  当时《三生有幸》被归于一部电影叫做《爱到底》里面, 后来听说《爱到底》在大陆也上映了是不是?那《爱到底》在台湾上映的时候, 票房只有八百多万, 并不是太理想。

  但是之后却为我找到了一些新的机会。

  找到什么机会?我们要先回到故事的起点(屏幕放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封面)。

  2005年噢, 我写下了这个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让我归到刚刚连续出版14本书的状态里面。

  因为它出版的时间是2006年。

  在2005年的时候, 我非常想要我自己的创作, 跟我自己的人生, 有一些生命的连结。

  所以我非常非常非常想要写, 我跟我的一群好朋友一起追求沈佳仪的青春故事。

  我非常讨厌, 非常讨厌一些畅销书的作家, 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来写小说的时候, 他会跟读者宣称, “这个故事有80%是真的, 20%是虚构的, 究竟哪一些是真, 哪一些是假, 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可以从这个故事里学习到什么, 收获到什么, 感动到什么。

  ”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恶心, 又有谁知道你偷偷把自己写得有多帅, 有多厉害, 但是你根本没有做过那么厉害的事情, 我就不接受。

  但我要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时候, 它的最低的标准并不是要好看, 因为好看已经确定(观众大笑)。

  最低的标准是, 这个故事必须百分之一百真实。

  我希望的我的好朋友他们在真实人生里叫什么名字, 他们在故事里面也要叫什么名字。

  问一下大家, 如果你有一个好朋友是作家, 你愿意把你的名字跟一部分的青春, 捐给他, 请他代为诠释的请举手, 愿意的请举手(部分观众举手), 那不愿意的请举手(部分观众举手)。

  我就不愿意。

  幸好我的那些好朋友都是一些爱慕虚荣的小人(观众大笑)。

  他们纷纷表示快乐, 他们都希望书出版的时候, 可以请我签名, 然后他们再用红笔把他们(的名字)用粗线框起来(观众大笑), 送给他们喜欢的女孩子。

  但, 他们我每一个人都问了, 我唯独没有问沈佳仪。

  按照我对沈佳仪的了解, 我问沈佳仪的时候她肯定会说“哎哟, 不好啦”, “哎哟, 会不好意思哎”, “哎哟, 我很低调的”, “哎哟, 这样子我会很难做人”之类的。

  但是我很难接受, 整本书都是真实的名字, 唯独最重要的女主角用的是假名, 不接受, 所以我决定冒险。

  我这本书写完了之后再寄给沈佳仪。

  如果沈佳仪打电话给我说:“柯景腾!你有什么毛病啊!当作家有什么了不起!你干嘛用我的本名写小说!”我就会觉得:“用一下会死噢!(观众大笑)你害我去念了交通大学, 名字用一下会死掉噢!(观众大笑, 鼓掌)”

  幸好没有, 沈佳仪看完了整本书之后, 她写了一封非常非常长的信给我, 信里面最后一句话她写:“谢谢你, 柯景腾, 谢谢你写了一个这样子的故事, 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人。

  ”我看了之后就非常非常的感动, 非常非常的充满了爱, 好想再追求沈佳仪一次。

  但很可惜, 没有办法, 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 沈佳仪已经嫁给了一个大我们八岁的中年男子。

  这张照片是我拍的团体照里面我觉得最棒的一张, 但是任何的照片都有一些明显的瑕疵(指着新郎, 观众大笑), 那, 要接受它。

  现场的男生!眼睛都看向我, 如果你们喜欢的女孩子, 嫁给一个大你八岁的中年男子, 这个男子肯定有车有楼有钱有存款有事业, 还有中年男子都有的小肚子, 什么东西都有了, 却偏偏追走了你最重要的女神, 你可以给予百分之百祝福的请举手(个别人举手), 你会有一点小小不开心的请举手(大部分), 你很火大的请举手(个别人)!

  那个……学校应该多加一些人格养成的课程……(观众大笑)我们这些追求沈佳仪长大的男孩子都非常不开心, 我们就问沈佳仪说, 沈佳仪!为什么你选他却不选我们呢?却不选我们呢?(麦克风出状况, 观众大笑)其实我来北大演讲之前, 曾经听过北大的一个传说, 我听到之后认真考虑要不要来演讲。

  因为传说北大有一个受到诅咒的麦克风(观众大笑), 传说中拿着那只麦克风演讲超过一个小时没有让观众去尿尿的话, 这个演讲者就会(停顿), 飞黄腾达(观众大笑, 鼓掌), 我绝对, 绝对, 不会拿自己开玩笑(观众大笑)。

  我问沈佳仪说, 为什么你选他却不选我们呢?沈佳仪非常温柔地跟我们说, 因为人家成熟稳重, 善良体贴啊, 但柯景腾, 你就只有善良这一点赢他而已, 其他都狂输。

  我们听到之后, 都very unhappy。

  所以我们到沈佳仪婚礼的时候, 第一件事情, 就是坐下来猜拳。

  猜拳猜输的那一个人, 要趁新郎新娘进场的时候, 伸脚把新郎绊倒(观众大笑)。

  我也非常非常讨厌很多畅销书的作家, 他们在演讲或者写书的时候, 他们会滥用一个句型, 这个句型就是, 我有一个朋友, 他怎么样怎么样。

  “我有一个朋友”, 你相信这个句型的请举手(很少)!我每次听到这个句型都会觉得根本没有这个人!要不然这个朋友就是你自己。

  但是现在很抱歉, 我要沿用相同的句型, 我有一个朋友(观众大笑), 他叫做张家勋, 他妈的就长这个样子(指大屏幕上中间红衣男子, 观众大笑)。

  张家勋同学猜拳猜输, 他非常紧张, 整个身体都缩起来了, 浑身发抖, “真的吗?真的吗?我真的可以伸脚把新郎绊倒吗?”(观众大笑)我们现场都非常兴奋, 因为我们都抱着猜拳猜输就没有办法再跟沈佳仪当好朋友的心情在猜拳(观众大笑)。

  我们就一直打着张家勋的后脑勺跟他说, 噢, 没关系!没关系啦!反正新郎成熟稳重, 善良体贴!(观众大笑, 鼓掌)

  这个时候噢, 阿和, 阿和就是这个胖子, 我最讨厌阿和常常做的一件事, 明明就有在猜拳, 现在突然自我反省起来, 他说:“我们这样子好像很没品也”。

  我说为什么!他说:“我们这么喜欢沈佳仪, 追她这么久, 现在沈佳仪结婚了, 我们不是应该给予百分之百的祝福才对吗?怎么还在这边猜拳呢?”我非常的不开心!就跟阿和讲说:“就因为我们喜欢沈佳仪, 就因为我们追她追最久, 所以背后放箭, 这是真爱(观众笑)”。

  此时, 灯光一暗, 音乐响起, 新郎牵着新娘慢慢走入红毯, 慢慢前进的时候, 我们这一桌的全都陷入疯狂, 我们就一直殴打着张家勋的后脑勺, “张家勋!交给你了!我们会用照相机拍下历史的一瞬间!”一直打他一直打他。

  新郎跟新娘慢慢地走, 慢慢地走, 走到我们这一桌旁边的时候, 张家勋同学做了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他拿起桌上的礼炮, “嘭!”“沈沈沈……沈佳仪!新婚快乐!”

  从那一天开始, 不管是过年打麻将, 中秋吃月饼烤肉, 平常夜唱, 我们都没有找过张家勋(观众大笑), 没有人格啊!你赌输就是要把脚伸出来, 你可以心存慈悲, 你可以趁着新郎距离你还有十公尺这么远的时候, 你就很可耻的把脚放在红毯上(观众大笑), 新郎远远地看到只会觉得说:“靠!这干嘛!王八蛋!”然后跳过去。

  但是你不能说不把脚伸出来。

  就是那一天我发现我错了, 错得非常非常的离谱, 我看着沈佳仪穿着白纱, 缓缓地走在红毯, 慢慢接近我们的时候, 我就非常非常的感动。

  沈佳仪穿着白纱是我非常非常梦寐以求的一个画面, 但是我们在梦中, 在想象力, 我们的角度都是……这个角度(做了一个单膝跪下的姿势), 当天晚上我确实是这个角度(仰视姿势), 一个吵架决定了角度的不同。

  我看着沈佳仪慢慢地走慢慢地走, 内心非常的澎湃。

  不是仿佛吧, 而是确确实实, 有许多青春的画面, 从我的记忆里面翻涌了出来。

  我看见17岁的柯景腾, 坐在教室里面, 努力用功读书;我看见17岁的沈佳仪, 拿着一盒夹心饼干, 鬼鬼祟祟地走到柯景腾的后面, 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 17岁的柯景腾突然回首说:“靠, 沈佳仪!你也有来!”我看见17岁的沈佳仪, 上了她妈妈的车子;我看见17岁的柯景腾用力在车子后面挥手说:“沈佳仪, 再见, 再见……”我好喜欢沈佳仪, 非常非常喜欢她。

  看着沈佳仪, 忽然之间, 我发现, 沈佳仪也看着我, 我们四目相接, 大概有三秒钟到四秒钟的时间, 我多么多么的希望是四秒钟, 而不是三秒钟。

  忽然之间, 我觉得非常非常的感动。

  走红毯, 是一个女孩子这辈子最幸福, 最私密的一个记忆。

  但沈佳仪却非常慷慨地跟我分享了这绝无仅有的四秒钟。

  我看着她, 沈佳仪也看着我, 我内心非常非常的温暖, 忽然之间, 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就因为有了婚礼之中那美妙的四目相接, 让我觉得我对这份爱情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想法。

  我觉得正因为我最喜欢沈佳仪, 正因为我追她追最久, 所以我更应该给她百分之一百万的祝福。

  就在我跟沈佳仪美妙地四目相接之后, 我的视线不小心滑动了一下, 我的眼泪就真的掉下来了:因为我发现新郎比我矮(观众大笑)!我是多么有自信的一个人, 我多么有自信啊!我完全不在乎被别人说:“九把刀, 你是一个非常狂妄自大的人!”都无所谓, 都无所谓, 但我这样的自信可以挡住千军万马的男人, 却唯独看错了我最喜欢的女孩子, 我低估了沈佳仪对爱情的渴望, 低估了她对爱情的真诚。

  当我发现新郎比我矮的时候, 我更加喜欢沈佳仪, 真的, 就是原来我一直被自己给自己困惑住, 却忘记我最信任的女孩, 所以, 我在婚礼之后, 我开始写《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我在书里写下这么一段话(大屏幕打出一段话), 大家看不清楚, 我帮大家念, 这本书在2006年的时候就出版, 我写下, “决定后, 我看着新郎与新娘亲吻的瞬间, 突然想到了一个很特别的热血画面, 一个足以将我们这个青春故事, 滑向电影的特别版结局。

  我从2005年参加沈佳仪婚礼的时候, 我就知道, 有一天, 我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我一直都想要找一个我信任并且我喜欢的导演, 我要用我所有的能力帮助他, 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但一直都没有办法找到。

  ”

  终于在2008年, 我因缘际会, 让我拍一个电影短片之后, 被我这么狂妄自大的人知道怎么拍电影之后, 我就不可能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个故事让给任何的一个导演, 这是我的青春。

  我想要这个故事在彰化拍, 因为故事发生在彰化, 我想要这个故事在精诚中学拍, 因为故事发生在精诚中学。

  我多么希望我的电影不要打折扣, 因为我的青春根本不打折扣。

  所以我决定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有很多很多关于我拍这部电影的背后故事, 其实可以在网路上面找到, 所以有很多人知道在我拍这部电影的前期其实根本没有人看好, 资金非常的缺乏, 没有人愿意帮助我们, 非常非常少的资源。

  所以老实讲, 我的力量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大家, 真的是完全来自于我的读者, 所以我做的第一个筹措资金的事情, 就是在网路上面卖了一件衣服, 叫做“苹果战斗T”, 我向读者宣称, 这件衣服卖出去的利润, 完全不会捐给慈善机构!(观众大笑)它所卖出的每一毛钱, 都会用来我个人挥霍梦想所用。

  这件衣服, 一个礼拜, 就全部卖光光, 这是电影最重要的一笔资金。

  这部电影啊, 怎么说呢?筹备前期, 我所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吹牛, 我到处去吹牛, 说我有多厉害, 只因为没有人帮我, 我要骗很多人进来帮我。

  所以到最后, 我找了一个摄影师, 由于没有摄影师帮我, 所以找这个摄影师, 他根本没有拍过电影。

  我找了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它虽然是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但过去从来没有拍过电影。

  没有关系。

  为了帮助我的电影拍得好, 我觉得我需要执行导演, 所以我找了两个执行导演, 是谁呢?当然是雷孟跟廖明义!(观众大笑)在2008年之后, 这两个导演依然没有拍过任何电影。

  没有关系, 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情, 而是我们即将共同去完成什么事情。

  找了一群演员, 这群演员说出来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

  所以, 电影开拍前两个月, 电影最大的投资人觉得此事不可为, 夹着尾巴逃走了, 带走了电影最大的一笔资金。

  我没有想很久, 我想了一下下, 我觉得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意义, 我过去连续好几年都是台湾最畅销的作家, 一定有它的意义。

  而这个意义不是我赚了很多的版税, 而是我即将怎么花这笔版税的方式, 所以我就跑去跟另外一个电影投资人, 其实也就是我的经纪人柴智屏, 她为什么愿意投资电影呢?是因为我们合约到了最后一年, 她如果不投资我的电影, 恐怕是不能续约, 所以我觉得很棒, 我就跟柴智屏说, 柴姐, 我们一个人出一半, 我们把电影拍完, 柴姐说好啊, 但为什么。

  我说:“我一直非常非常非常想要说一句非常帅气的对白, 这句对白就是, 这辈子我买过房子, 也买过车子, 但我买过最贵的东西, 是梦想。

  就这样子, 我们用了所有所有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源, 我们终于把电影给拍完了。

  ”

  这部电影, 在彰化拍, 在精诚中学拍, 完全实现了我个人快乐的梦想。

  电影非常的好看!靠的是导演很有才华吗?不是, 靠的是女主角很漂亮(观众大笑)。

  如果会有一个女明星半夜拿着剧本半夜敲我的房门, 我希望那个人是陈妍希!所以我真的无法接受有任何投资人跟我说, 电影应该由哪一个女明星来演女主角才会有票房。

  我根本不相信这种事情!我喜欢陈妍希, 我非常非常喜欢陈妍希(观众笑)!所以我靠着一股就算电影拍烂了, 我也曾经跟陈妍希拥有过一个美好的夏天(观众笑)!抱着这一股壮烈的信念, 我让陈妍希当了我的沈佳仪。

  (屏幕打出陈妍希剧照)

  你看, 啊!(观众大笑, 鼓掌)

  演艺圈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女生, 很多美丽的女明星, 但常常看起来一副不识字的样子, 陈妍希看起来一副努力用功读书的模样。

  绑马尾, 超正!

  哭起来, 超正!

  你看, 这个构图!本来男主角坐她旁边, 但我觉得, 并不是很重要!(观众大笑)妍希真的好可爱, 她真的好可爱, 她就算是做个鬼脸, 嘣!(观众大笑)

  女主角很重要, 男主角, 也还可以(观众大笑)。

  男主角, 由柯震东饰演, 柯震东又高又帅, 186公分高, 跟我本人非常的接近(观众大笑), 好啦好啦, 其实我必须承认, 要找到一个跟自己一样帅的人, 来饰演自己, 的确非常困难(观众笑), 所以我后来跟柯震东讲说, 你不要烦恼你没有我帅的事情, 你可以用你的演技和身高来弥补你我之间的差别(观众大笑), 柯震东说:“好的, 导演, 我会努力!”柯震东非常非常的棒, 他过去从来没有演过任何的电影, 没演过电影长片, 没演过电影短片, 没有拍过MV, 也没有拍过偶像剧, 他所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完全没有任何的经验。

  所以如果柯震东, 万一演得非常的好, 是为什么?导演很会教!北大的学生应该都懂得科学分析对不对?!把变项列出来之后一个一个剔除, 最后就只剩下导演很会教而已, 没有别的原因。

  震东真的非常的白痴啊, 但也非常的可爱。

  他们两个因为饰演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角S, 所以他们两个对我来讲并不是单纯的只有演员而已, 他们都很棒, 我希望他们未来都可以有很好的发展。

  沈佳仪在电影里面不叫沈佳仪, 为什么?我写小说的时候我都还可以说, 我在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畅销书作家, 所以我还不晓得用沈佳仪本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但我如此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在电影里面, 用沈佳仪的本名会产生的结果是什么。

  沈佳仪在小说里面的仪是人字旁的仪, 但是在电影里面改了一个宜室宜家的宜, 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执着? 在拍电影的筹备期间, 拍电影的过程中跟拍电影后期的过程中, 我都跟沈佳仪保持密切的联系, 拍电影之前我问沈佳仪, “沈佳仪,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要把这个故事搬回去彰化精诚中学拍?”她说为什么, 我说:“我想要让我们的角S穿着精诚中学的制服, 我想要我们的青春原地重现, 那请你原谅我的坚持。

  ”她说为什么, 我说虽然改了你的一个字, 希望保护你, 但我希望发音一模一样, 因为我希望柯景腾穿着制服, 在大雨中大喊着, 沈佳仪, 我喜欢你。

  我想要听见“沈佳仪, 我喜欢你”。

  沈佳仪说, 好啊。

  事情就是这么的浪漫, 远远超过媒体的想象跟网友的猜测。

  棒棒堂的敖犬饰演我的情敌老曹, 他非常的好玩幽默, 我们私下里的对话讲出来会震撼演艺圈。

  我的好朋友勃起, 由新生代演员鄢胜宇饰演, 他的表演难度非常非常的高, 他的每个镜头都在勃起(男生们猥琐的笑)。

  因为他每个镜头都在勃起, 所以这部电影在台湾上映之前, 三度被拍成限制级, 这是害我非常烦恼了一阵子。

  知名演员蔡昌宪饰演我的廖该边。

  风靡大街小巷的郝邵文, 里面唯一有演过电影的郝邵文, 饰演我的卑贱的好朋友阿和。

  弯弯, 大家认识弯弯吗?

  弯弯啊, 她的作品在2006年崛起的时候, 那一年就瞬间成为台湾最畅销的女插画家。

  当我在2005年电脑前面, 看到弯弯的作品的时候, 我忍不住在电脑前惨叫说, 靠!这样也可以噢!

  弯弯所画出来的人物造型(大屏幕显示弯弯作品, 观众大笑), 让曾经失去过漫画家梦想的人, 都非常的憎恨当初自己怎么没有坚持!弯弯她以极简的构图啊, 让所有的人觉得, 到最后可以实现漫画家梦想的人, 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那一个人, 而是直到最后也坚持下去绝不放弃的那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弯弯。

  所以我让弯弯进我的电影当我的同学。

  弯弯跟我在台湾出版界的地位完全就是出版界的蔡依林跟周杰伦(观众大笑)。

  我跟弯弯说, 弯弯, 让我们结合吧!弯弯说, 肉体的结合我不是很方便(观众大笑)我说, 弯弯你不要冲动, 要肉体的结合我也会找陈妍希不会找你, 我们用电影来结合。

  这部电影是我跟弯弯的小小的一个结晶, (观众笑)作品的结晶!弯弯拍电影非常快乐, 我也很开心这部电影可以有弯弯的加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不只是一个男孩子追求女孩子的故事, 也是一个关于青春, 关于成长(大屏幕显示陈妍希剧照)笑起来好可爱对不对!(观众笑)陈妍希笑并不是假笑, 她笑起来是那种真的好开心的那种笑法。

  在拍电影的时候啊, “Action!”然后拍完, “咔!”副导演就会冲过来说, 导演导演, 刚才有没有要重来一遍的地方?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正的?我傻傻地看着这一幕说, 没有啊, 但是妍希你可不可以再演一遍, 我好想再看你演一次!妍希说, 噢, 好啊!然后就跑去再演一遍, 我真的觉得当导演好快乐(观众笑)。

  这个故事我觉得好喜欢, 我们特地把故事搬回去重现, 完全是我个人自私的快乐, (看着大屏幕陈妍希剧照)其实好有气质噢!(观众笑)电影里有两次打手枪的画面和镜头, 有人跟我说九把刀你拍这些东西一定会造成审查上的困难, 为什么还要拍?拍电影本来就是一件疯狂的事情, 一件非常不可能会成功的事情, 所以拍电影的一定比平常都要浪漫很多, 疯狂很多, 不计代价很多, 所以我很高兴非常荣幸我在电影里拍的这些东西让电影变得更加的, 额, 奇怪。

  (大屏幕现实沈佳仪婚礼剧照)这是我拍婚礼, 沈佳仪婚礼的那一天, 是不是感觉郎才女貌?(观众笑)

  我们下面要来看一个电影的预告。

  预备——开始!

  (预告片结束, 掌声)电影, 远远比小说还要好看, 因为电影最后夺回了我在真实人生以及百分之百真实的小说里面没有得到的画面(观众笑)。

  这部电影, 在8月19号台湾已经上映了, 在电影宣传的过程之中, 我都会跟观众讲, 这部电影虽然在暑假上映, 面对非常多好莱坞大片的包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定可以击败所有的电影。

  此时全场观众一定会给予非常奇怪的掌声和微笑(观众笑)。

  但是这部电影在台湾几乎已经下映了。

  那下映的时候, 我碰到了一些非常厉害的数字, 在讲这些数字之前, 我们的演讲还剩10分钟, 我试着把着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听, 这是我人生拿到的第四个礼物。

  就在我跟柴智屏讲完, 我要用自己的钱, 所有的积蓄, 去对付这场电影所需的资金的时候, 那一天晚上, 我去打棒球。

  那一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

  容我跟你们解释一个情况, 棒球打击场, 会有一个机器不停地吐出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球, 球飞过来, 我们要把他挤出去。

  通常我们挤出去的时候啊, 我心中为了要让这个运动更有竞争的感觉, 如果那个球可以直接飞出去, 不落地的话, 这个算一分。

  我状态很好的时候, 如果二十颗球能够挥出去七颗到八颗球, 那是非常好的成绩。

  那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 视线不良, 球也滑, 棒子也滑, 根本没有人去打棒球, 就只有我一个人。

  那一天我的心中其实是非常的不安跟百感交集, 我是不晓得我拍电影对不对, 会不会有好结果, 我也不晓得。

  没多久, 我的右手就受伤了。

  于是, 我换了左手打。

  我换左手打的时候啊, 我的心中突然有一个念头, 我就跟我心中的那个神, 我不晓得他叫哪个名字, 他是哪个宗教信仰, 总之我心中有一个神, 我就对那个神说, 神啊, 如果我认真拍电影, 电影会很成功的话, 请你让我有十个安达。

  二十颗球, 第一颗球飞出来, 我用左手挥出去, 飞过围墙, 安达。

  第二, 三, 第四, 第五颗, 安达, 六七八九十, 都是安达。

  打击率百分之百的时候, 我吓到了。

  我为了要跟神做一个确认, 我就跟神说, 神啊, 如果刚才不是巧合的话, 请你再给我五个安达, 第十一颗球飞过来, 安达, 第十二颗, 安达, 第十三, 第十四颗, 安达。

  到第十五颗球飞出来的那一瞬间, 我忽然之间心中自信跟恐惧同时扩大到了最极限, 我心中闪过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是, 台币五亿。

  一个完全没有拍过电影长片的导演心中闪过的一个数字是五亿, 我心中就跟神讲说, 神啊, 如果倾尽所有的爱跟努力勇气来拍电影, 票房会有五亿的话, 请你再给我一个安达, 让这颗球慢慢飞, 往上飞, 击中棒球打击场上面的一个铜锣。

  这个铜锣后面有一个感应器, 击中这个铜锣, 感应器压下去, 整个棒球打击场会奏乐, 它会让所有管理者知道有人击中安达。

  击中这个铜锣的几率很低, 如果你击中这个铜锣的话, 它会让你机会再玩三次。

  所以当我挥中这个安达, 全场奏乐的时候, 忽然之间我感到我听到了神的笑声。

  我知道, 最大的股东进来了(观众笑)。

  所以, 我们拍这部电影的时候, 拍第一个镜头之前, 我们在彰化的八卦山, 天空出现了两道彩虹, 是大吉的征兆, 是我知道神来跟我履行约定, 它来看护我了。

  我们拍电影最后一天, 天空下了倾盆大雨, 我连第一个镜头都还没有拍它就给我下倾盆大雨, 我觉得神啊, 你怎么在最后一天来处罚我了呢?我到底是做错什么事情了呢, 正当我在那里考虑要不要延后一天拍的时候, 雨停了, 雨不仅停了, 还射下阳光。

  但当时我只觉得单纯的幸运, 直到我一直拍一直拍, 拍到那一天两个人同时放天灯的戏要结束的时候, 天空出现两道彩虹, 我才知道之前为什么要下雨, 不下雨怎么会有彩虹呢?

  所以我知道神告诉我你做得很好, 我真的真的非常感动。

  所以这部电影在台湾上映之后, 我目前得到的票房是, 台币四亿, 是台湾史上第三卖座的自制电影, 我忍不住想, 那一亿到哪里去了呢?(观众笑)我非常的困惑, 但, 这部电影最棒的一点是, 这部电影是由一群没有拍过电影的人联手完成的。

  这部电影如果真的具有商业企算的话, 怎么会用一个没有摄影经验的摄影师担纲摄影, 怎么会由一个没有拍过电影的电影公司来拍电影, 男主角为什么会用一个完全的新人, 导演为什么会是, 我呢?

  这部电影非常骄傲的是, 它几乎在台湾上映的每一场, 最后十分钟, 电影没有结束的时候, 全场会因为一个非常热血感动的画面, 全场鼓掌, 这个特别的经验, 直到我去了香港, 到了东京影展, 都是不停不停地发生。

  最后十分钟, 全场必鼓掌。

  金马奖入围四项, 照我心中本来是打算入围八项的, 我想说另外四项到哪里去了呢?(观众笑)

  我真的是一个非常自大的人, 真的, 我很知道, 但我拍电影非常的谦虚诚恳。

  因为写书只需要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但是拍电影要很多很多人的努力。

  而且我真的一直坚信在电影这个领域我没有办法自大, 是因为, 这部电影是受到神的庇佑而完成的, 我居然居功就完蛋了, 真的是谢谢神的帮忙。

  这部电影10月20日已经在香港上映, 也即将在11月10号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映。

  在香港上映的时候, 破了所有台湾电影在香港以来的所有记录。

  到昨天为止, 已经进入香港史上最卖座的20部电影之一, 有可能还会挑战前十名。

  这部电影也把我们带去了东京影展。

  但是最后一个大秘宝在哪里呢?两个月半前沈佳仪打电话给我, 沈佳仪六个月的时候, 跟她的老公来到了大陆, 她没有看过电影, 沈佳仪在电话里一直跟我讲说, 她非常非常想要看到电影。

  沈佳仪说了很多让我感动的话, 其中一段, 说得很像当年的她。

  我说这部电影拍出来之后, 很受欢迎, 但是我唯一担心的是, 你不开心。

  沈佳仪说不会, 她非常开心, 而且她一直都很期待可以看到电影。

  她说, 她也非常相信我的人格, 我说“你干嘛用人格这么艰涩的字眼(观众笑)?”她说“我知道你非常的善良, 我相信你会用所有的一切方法保护我”, 如果她一旦被媒体骚扰了, 那一定是事情已经远远超过我所能够控制的范围, 所以她也一定不会怪我。

  我们聊了非常非常久, 聊到最后, 忽然之间, 我本来以为, 这部电影在台湾下映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旅程也告一段落, 但接到沈佳仪那通电话的时候, 我忽然发现, 旅程没有结束。

  因为有一个大秘宝藏在电影的终点, 我跟沈佳仪说, 你看完电影的时候一定要立刻打电话给我, 你跟我的第一句话, 我这辈子都会好好的收藏着, 因为那是价值一亿的一句话。

  我知道很多人都会想问, 到底这部电影有没有办法在大陆上映。

  但是, 按照我的祈祷, 这件事情当然是不能够公开的谈论。

  我要大家跟我一起期待吼。

  在演讲结束的前一刻, 我想要引述我最崇拜的漫画家井上雄彦所画的三格漫画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这个漫画叫做real, 这个漫画的角S他自称是一个废物。

  这个自称废物的主角他说, 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 所以现在只能选择好好地活下去。

  即使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未来性, 也是人生道路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现在怎么跟我的目标搭上线, 只知道总有一天会连结在一起。

  我人生拿到的第一个礼物叫做“漫画家”, 打开来, 发现(老天爷)叫我去吃大便, 隔了很久才发现, 原来老天爷不是叫我去吃大便, 而是告诉我, 我这么喜欢说故事, 应该要找到一个适合我说故事的武器。

  这个武器不是漫画

  我人生拿到的第二个礼物叫做“沈佳仪, 我们永远在一起吧”, 打开来, 有个女孩告诉我“那就不要再追啦”, 多年之后我才发现, 原来沈佳仪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 她告诉我爱情的可贵, 告诉我努力用功读书的重要。

  我人生拿到的第三个礼物, 上面写着“小说家”, 打开后发现风景非常灿烂, 让我有了今天的机会, 也让我有足够的力量去接近人生中的第四个礼物“电影导演”。

  “电影导演”这个礼物盒子也已经打开来了, 然后成果也非常非常的绚丽, 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非常幸运的人。

  我在各位这个年纪的时候, 我在做什么?我在办“九刀杯”自由格斗赛, 我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我很迷惘, 但是我没有放弃追寻。

  我一直好想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所以我一直一直不停地拆礼物。

  各位这么年轻, 这么有潜力, 肯定会拆出非常非常多的礼物, 吃到非常非常多的大便, 实在是太正常了。

  成功之所以可贵在于失败几率实在是太高, 我想鼓励大家好好地珍惜你手中那个关于梦想的礼物盒子。

  也许一开始你会觉得非常非常的不顺利, 但是只要你真心真意对待手中的礼物, 努力把它打开, 不管看见的东西是什么, 它一定会成为你拆到下一个礼物的动力。

  我当然愿意祝福大家拆到看到非常绚丽风景的礼物, 但是如果你拆到叫你“去吃大便吧”的礼物, 也不要紧, 怀着真诚的希望, 勇往直前, 有一天, 你也会跟我一样, 看见神的微笑。

  我的演讲到这边结束, 如果各位可以从这个演讲里带走任何的一句话, 或带走任何一点点的感动, 都是我最大的荣幸, 我们天空见!谢谢大家!(鼓掌半分钟)

第五篇:比尔盖茨北大演讲2017

  Good evening.Thank you, Professor Lin.It's great to be here today.Beida has an incredible history and I'm sure next year, as you celebrate your 120th-year anniversary, you'll get to look back on the incredible contributions that you have made to this country.I've been coming to China since the early 1990s, initially as part of my work at Microsoft.It was ten years ago that Iwas privileged to be named an honorary trustee here at Beida.I remember what a great time I had in 2008 when I was here watching the Olympic table tennis semi-final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As I'm sure you remember, China took the gold medal in every category – men's singles, women's singles, men's and women's team's event.That was on top of two silvers and two bronze medals.For someone who's a big table tennis fan, that was pretty incredible to witness.And that highlights in one way, what incredible potential China has.China is on a quest for excellence, a quest not only to improve itself but to contribute to the whole world.As China's economy is maturing, it's making bold and difficult decisions on things like energy and pollution.And it's assuming a greater role in critical issues like climate and development.And this matters now more than ever as the world is navigating a time of change and uncertainty.In some rich countries, there is skepticism about globalization.The results of the U.S.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the Brexit vote in the UK, both seem to underscore a rise of turning inward on issues like migration, security, and perhaps even global development.It's great to see China stepping up to engage even more with other countries.It is greatly equipped to do so.No other country has accomplished what China has achieve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 breaking the relentless cycle of poverty and disease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while modernizing its economy at a scale and speed unprecedented in human history.Although no one is expecting China to fill a gap in development aid from wealthy countries, it has made a very smart commitment to triple its commitment to African development.China has long understood that helping other countries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 creates a stable and secure world for people everywhere.And by encouraging investment through innovative financing mechanisms like the China-Africa Development Fund, China is strengthening not only Africa's economic capacity, but also, over time, the markets for Chinese goods.It's great to see President Xi's commitment to eliminate extreme poverty here in China by 2020.China did a great job of lifting millions out of poverty.But progress has been uneven.Forty-three million people still live in extreme poverty.Our foundation looks forward to a new partnership with China that will focus on innovative ideas to bring this number down to zero – working on nutrition, healthcare in rural areas, and also finding ways to increase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 poor.Of course, China isn't not only striving to reach new heights here at home.It's using its own experience fighting poverty and disease to help other countries tackle similar challenges.When I was in Beijing a few years ago, Vice Premier Wang Yang said something that stayed with me.He said: “Africa today is our yesterday.” Now, China is using the lessons it's learned to usher in a new tomorrow for Africa, too.This is a pretty incredible time to be a young person in China.Your generation's entrance into the workforce will coincide with your country's rise as a center of glob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The world's eyes are on Chinand as a new generation comes of age, the world's eyes are specifically on all of you.So, I want to spend the rest of my comments focusing on four areas where I think there are exciting opportunities to use your education, your passion, and opportunities to unlock more amazing progress – for both China and for the world.Specifically,health, agriculture, energy, and technology.First, health.When my wife and I started the Gates foundation 17 years ago, we asked ourselves: how can we use our financial resources to make the biggest impact? It didn't take long to realize that improving health deserved to be at the top of the list.When people aren't healthy, they can't learn in school or be productive at work.They're unable to seiz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or do any of the things they need to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Melinda and I saw the example of China creating a better life for its people, and it inspired us to see if there was a way to support China's progress.Over the last decade, our work here has focused on several of the most persistent domestic health challenges – specificall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 and tobacco-related diseases, preventing HIV transmission, and improving treatment and care for people living with AIDS.We are continuing to support progress in these areas, but our work in China is also evolving along with China's new priorities.For example, China ha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be a global leader in health innovation.No one exemplifies the strong history here better than Professor TuYouyou.As I'm sure most of you know, Professor Tu is a Beida graduate and the first woman in China to win a Nobel Prize.She was, of course, recognized for her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the powerful medicine used to treat malaria.It w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tropical medicine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i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With its rich pool of talented scientists and its capacity to develop new drugs and vaccines, China was a clear choice for us to locate a new Global Health Drug Discovery Institute.This institute –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our foundation, the Beijing Government,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 will help speed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lifesaving medicines.I had a chance earlier today to meet with some of the Chinese scientists who are driving cutting-edge research.For example, Dr.He Ruyi is the Chief Scientist at the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for the Chines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His work – and the reforms being carried out by his agency – will create an environment where innovation will thrive.We are working with the CFDA to bring in more experts like Dr.Ruyi to help improve its regulatory capacity so that more Chinese health products can be made accessible to the entire world, including developing countries.One area that China has an incredible chance to lead in is in both reducing malaria and eventually eradicating malaria.With Chinese leadership, we have a chance to make malaria the third wide-scale human disease – after smallpox and, soon, polio – to be wiped off the face of the earth.A little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malaria wa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nearly every country on earth.There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since then, and China is on track to eliminate malaria completely in the next few years.But more than 3.2 b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still live in areas where there's a significant risk of malaria infection.To achieve the goal of global eradication, we need to build on Professor Tu's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and develop more powerful tools – like a single-dose cure and better ways to block transmission of malaria from mosquitos to humans.China has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these new high-impact solutions at a very low cost that the developing world can afford.We can start today by doing the elimination of malaria in places like the Mekong River basin an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Africa.Drawing on lessons learned from its own experience, China can help ensure that every family has bed nets to protect them from infection.And it can help countries strengthen their health and disease systems to better diagnose, treat, and prevent future cases of malaria.That's health.The second area where I believe China can accelerate global progress is agriculture.Since 1975,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has grown at a rate of 12 percent per year – four times the annual rate of growth in Africa.That has not only fed a growing population, but it has led to better nutrition and health, higher rural incomes, falling poverty rates, and more labor available to other sectors to driv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ccounted for China's recent green revolution.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s its commitment to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e work of people like Professor Yuan Longping.A crop scientist a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ofessor Yuan developed hybrid rice varieties that increased crop yields over 20 percent.China's continuing advances in rice could be of enormous benefit to million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in Sub-Saharan Africa, many of whom today are barely growing enough to feed their families and who'll face more difficult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decades ahead.Since 2008, Our foundation's supported work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others to develop new varieties of rice that – when crossed with domestic varieties in countries like Senegal, Tanzania, Rwanda – will result in high-yielding, stress-tolerant crops that will boost farmer yields and income.But to feed the entire planet, we need to do even more.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efforts is research by Chinese scientists to supercharge the basic process of photosynthesis itself.This w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rop yields while reducing the demand for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We are also supporting research by Chinese scientists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livestock,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food security and the rural econom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We are working with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MOFCOM)and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out Africa.That brings me to what I think of as China's third global opportunity: energy innovation.China is already one of the world leaders in renewable energy.And it recently announced that it will spend $360 billion on renewable power sources by 2020.This will pay off handsomely for China domestically, and it's a great, long-term business opportunity.There are challenges: sorting out the right mix of technologies, managing the reliability in the new large transmission grid.All of these will be needed to manage in a very complex way to meet the growing energy needs.One element of the system would be the next-generation of nuclear technology.This, for generation, can be dramatically safer and substantially cheaper and solve a lot of the challenges with today's nuclear energy.I work with a company, TerraPower, that is partnering with 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and other Chinese companies to provide one way to make this a reality.I'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several times with President Xi and I am encouraged by his commitment in a number of barriers – including his leadership at the Paris Climate talks.China was one of the 22 countries that committed to doubling their investments in clean energy innovation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I'm also working with Jack Ma and other Chinese investors who have pledged to invest $1 bill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stage energy technology so we can move the best ideas from the labs to the marketplace.A fourth area where I know China has great potential is software.During my time at Microsoft, we were so impressed by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scientists and developers coming out of the universities here that we established one of our first research labs in Beijing almost 20 years ago.Today, it's Microsoft's largest research center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It's a phenomenal place, with 200 of the world's top researchers and developers and more than 300 visiting scientists and fellows.The best thing is that researchers are free to explore what they're most passionate about, which leads to breakthroughs like Xiaobing, a natural-language chat bot that simulates human conversation.Some of you may have had conversations with Xiaobing on Weibo, or seen her weather forecasts on TV, or read her column in the Qianjiang Evening News.Xiaobing has attracted 45 million followers and is quite skilled at multitasking.And I've heard she's gotten good enough at sensing a user's emotional state that she can even help during a relationship breakup.Besides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Microsoft, the Beijing lab also helps software entrepreneurs who have a great product ideas and need help scaling their business.In the last two years, most of the 125 companies that graduated from the Microsoft Accelerator program were able to secure additional funding.And three of those startups have gone public.The Beijing lab also supports up-and-coming software developers.We've hired more than 5,000 interns here.And you'll be happy to know that we've recruited more student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from Beida than from Tsinghua.But it's a slim lead, so those of you here in computer science will have to keep up your good work!Technology is also helping to power the philanthropic sector in China.It's a growing sector and one with immense potential.In 2015, people contributed 966 million RMB to causes they care about using the four largest online donation platforms.And the success of 9/9 Charity Day, started a few years ago by Tencent, shows what is possible when people have an easy way to get involved and give back.In just three days last year, 6 million people – people like you – raised 305 million RMB in support of more than 3,600 projects.So this is just one example of how philanthropy is beginning to blossom here in China.A lot of the most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like Jack Ma, Pony Ma, Charles Chen Yidan and NiuGensheng, have helped creat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pool of individual wealth.And now they're taking, some of their time to get involved and start giving back.The new Charity Law that took effect last September begins to open up mor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be engaged.People are coming together at events like the China's Sixth Social Good Summit held at Beida last fall.Some of you may decide to work for NGOs that are making life better for the most vulnerable in society.But even if you don't end up doing that, or make big financial donations, there are many other ways of getting involved.Just learning about something, lending your voice, or volunteering your time is important.What an incredible, motivating thing that is – the belief that you can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And there has never been a better time.As the geopolitical currents shifts, China has an opportunity to advance progress on the most urgent challenges the world faces.China's leaders are embracing this opportunity, but it will be up to China's youth to carry it forward.In the last few decades, millions of people in China have achieved professional and financial success.I'm sure all of you will too, and that's a great thing.I certainly enjoyed all of my work at Microsoft and I wouldn't trade it for anything.But now I've also had the opportunity in my philanthropic work to meet people who apply their talents and passion in giving-back ways.Many of these people are impatient to see the world improve, but there're optimists as well.People who believe in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and are eager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Doctors courageous enough to risk their own lives to save the lives of others suffering from Ebola.Entrepreneurs using their ingenuity to deliver life-saving drugs to remote villages by drone.And people of all walks of life who volunteer their time to help the homeless or mentor a child at risk.Maybe you are the person who wants to ensure that every child growing up in poverty has the nutrition they need to do their best in school.Maybe you want to develop the next vaccine that protects everyone from malaria.Maybe you want to design the battery that lights people's desks at night, or the mobile technology that will allow people to start new businesses.No matter what your ambition is to improve the world, this is the best time and the best place to do it, and all of you have a great opportunity.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what you'll achieve.Thank you!

  以上就是“黄宏生北大演讲”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处理。

0人已打赏

上一篇:综合应急预案下一篇:茶馆剧本五篇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4-2022 花都知识网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豫ICP备19020844号-1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 pzzhd.com公安网备|Sitemap
免责声明 :本站资源来源自网络,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