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是什么?

日期:2023-03-01| 编辑: 花都老李 | 阅读: 37 |原作者: 汪熙|来自: 花都知识网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现代成本 ...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是什么?”的详细内容:

    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 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 现代成本会计是为克服通货膨胀所引起物价变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弊端, 在物价变动情况下, 以资产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针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价值管理活动。现代成本会计是在继承传统成本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会计理论, 是传统成本会计在物价变动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 将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有效结合, 具有不同于传统成本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可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及时反映资产价值变化, 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 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做的最初书面记载。它是进行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 是编制费用预算, 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有关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3)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

    (4)其他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 成本核算更是如此。因此, 原始记录必须真实正确, 内容完整, 手续齐全, 要素完备, 以便为成本计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2、建立适合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往往会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劳务等等, 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明确各单位工作业绩以及总体评价与考核的需要, 应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制定结算价格的主要依据有:

    (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 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2)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 双方协商定价,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议价”, 作为内部的结算价格;

    (3)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 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4)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 加上合理的利润(即一定利润率计算)作为内部的价格。

    除上述计价方法外, 企业也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以及结算上具体情况来确定其合理的结算价格进行结算。

    3、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

    为了保证入库材料物资数量与质量, 必须搞好计量与验收工作, 准确的计量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原始记录可靠性的前提;为了保证领、退的材料物资准确无误, 还必须及时办好领料和退料凭证手续, 使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对准确。由于材料物资等存货品种、规格多, 进出频繁, 尽管严格管理, 但由于种种原因, 账面不符还经常存在, 所以对材料物资还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 进行账面调整, 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 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4、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

    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 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科学先进的定额, 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 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 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 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 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 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 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定额制定后, 为了保持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还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进行不断的修订, 使它为成本管理与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

    5、颁布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而制定的有关制度、章程和规则。规章制度是人们行动的准绳, 是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的保证。

    企业内与成本会计有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计量验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材料收发领用制度、物资盘存制度、费用开支规定以及其他各种成本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应随着生产发展、经营情况的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条件和变化, 不断改进, 逐步完善。

  以上是本网站小编为您介绍的“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处理。

0人已打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4-2022 花都知识网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豫ICP备19020844号-1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 pzzhd.com公安网备|Sitemap
免责声明 :本站资源来源自网络,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